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资料库] 政策正面睇

 

 

 

新高中学制的资源配套正面睇

  

  教育局非常关注今日(十月二十九日)有报章报导,有学校声称因在新高中学制下资源被削而需改变学校的办学模式。本局特此提供以下资料,以协助厘清事实:

 

  我们重申,政府提供了足够资源支援学校推行新高中课程,其中包括经修订的教师与班级比例和新高中课程支援津贴。


经修订的教师与班级比例及其他资助

  在新高中学制下实施修订的教师与班级比例,是经广泛谘询后与业界在2005年5月取得的共识,目的在于提高学校调配人手的灵活性及减少行政程序,绝非为削减资源。

 

  修订的教师与班级比例包括以往为所有学校提供的额外教师,包括分组授课额外教师、学校图书馆主任、额外的中文教师、负责辅导教学、学生辅导及课外活动的额外教师,以及根据«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建议的额外非学位教师以推行学校本位辅导方式和学校为本的教师入职辅导等计划。故此,修订的教师与班级比例由初中每班的1.3名教师增加至每班1.7名教师;而高中则由每班1.3名增加至最终于2012/13学年的2名教师。

 

  我们在厘定修订的教师与班级的比例时,是以全港学校所获的额外教师(包括分组授课的额外教师)的平均值计算。根据推算并假设学校的班级结构大致不变,在实施修订的教师与班级的比例及提供「高中课程支援津贴」后,学校在2012/13学年(即现行学制下最后一批中七学生毕业后的学年)的教师人手,与2008/09学年的作比较,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人手会有所增加。

 

  我们早已预计到部分学校过往因分组授课而获提供的额外教师较一般学校的为多,而这小部分学校或会因实施修订的教师与班级比例出现过剩教师。因此,我们就新高中学制进行谘询时,已与学界达成共识,会给予这些学校五年过渡期,在这五年的过渡期中,除非透过自然流失,否则,所有过剩教师均可继续保留原有教席。

 

  除以修订的教师与班级比例为学校提供教师之外,我们同时会按照现有准则,就支援学业成绩稍逊的学生、教学语言、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计划和融合教育等,继续提供补足教师。此外,我们亦向所有学校发放「高中课程支援津贴」(经常津贴以每高中班0.1名学位教师的中点薪金计算),并将有关津贴提前于2008/09学年发放,以及于2008/09至2011/12学年间将现金津贴额增加50%,学校可运用该津贴聘用教学人员,以协助推行新高中课程。同时,我们亦提供多元学习津贴,以鼓励学校开办多元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估计政府在这两方面投放的资源,平均每年合共超过五亿元。

 

  我们非常重视新高中学制的顺利推行,如个别学校在过程中遇上困难,应尽早与本局联络,共商改善方法,本局乐意为学校提供协助。


参加直接资助计划的考虑和条件

  政府推动直资学校的发展 ,是落实多元化办学的理念,让家长有更多的选择。直资学校享有较大自由度,可自行订定符合基本教育标准的课程、学费及入学资格。获准加入直资计划的学校可获发政府的经常性津贴,所得津贴将根据资助学额的单位成本及收生人数计算。换言之,直资学校所得到的资助,乃决定于收生人数的多寡,亦即系于学校能否提供优质教育以吸引家长。

 

  申请加入直资计划的学校必须考虑直资的办学模式是否适合学校的长远发展,并有充份准备及足够能力在直资的办学模式下提供优质教育。


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