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科书核电内容正面睇
教育局
近期有团体认为部分中学地理科及小学常识科教科书有关核电的内容,仅教导核能的好处及渲染其重要性,但这看法是基於未能掌握实情而产生误解,本局现提供以下资料以作澄清。
地理科教科书有关核电内容包含正反观点
初中地理课程建议采用议题探究的取向来研习地理问题,胪列有关问题的正反论点,让教师指导学生作研究分析。在核能问题上,现行初中地理教科书已适当地包含核能发电的正反观点,并无单方面宣传核能发电的好处。
初中地理教科书在列举支持核能发电的观点时,虽然指出相对以燃烧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来发电,核能发电有较高的效率、比较洁净和释放出较少的温室气体,但也同时指出核能发电的主要问题及弊端,包括造成各种污染和核废料问题,要求学生就正反观点进行分析讨论。事实上,四套现行初中地理教科书皆有提及核事故会造成环境灾难,例如:引用日本福岛核事故提醒学生使用核电可能带来的危机。
常识科教科书并无偏颇定位
小学常识科是为六至十二岁儿童而设的基础课程,其第一及第二学习阶段的「人与环境」学习范畴,旨在唤起学生对环境及其持续发展的初步关注,「能源」课题已纳入核心学习的部分。现行的常识科教科书,在「人与环境」的学习范畴内,以循序渐进方式为学生建立基础,编撰相关内容。第一学习阶段「能源」课题的内容较简单,核电课题并不常见;一般会透过故事或历史事例,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认识能源的来源与变迁,让学生更易明白。至於在第二学习阶段,核心学习包括探讨「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认识人类的活动及相关的影响,如污染等,编撰因而采用多元切入,内容亦会更广阔和深入,以助提高和激发学生思考。目前,只有一本常识科教科书有提及核能能源,该课的问题设计,有助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核能的好处和限制。
鼓励多角度思考 灵活运用课本及校本教材
为配合课程改革,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我们一向提醒教师先准确厘定教学目标,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校及学生的需要来选取教材,让学生透过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按步发展独立及多角度思考能力。在现今课堂内,课本为常用但并非单一的教学资源,教育局鼓励教师灵活运用课本及其他学习资源发展校本教材,以达致上述的课程目标。
最後,本局设有严谨机制,评审课本的质素,使课本能有效配合相关课程目标的落实。此外,当发现教科书的编纂观点、内容、组织编排有欠理想时,本局会依随现有机制,向出版商指出问题所在,并要求跟进及改善。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