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是救校良方? 教育局局长孙明扬
入读中一的学生数目在未来六年持续大幅下跌,是近日学界最热门的话题。
没有人会愿意见到办学团体需要停办学校、教师失去工作、家长忙于为子女转往他校继续学业。所以,我非常理解为什么社会上有不少声音,要求政府妥善处理这个危机。
一直以来,我并不认同「杀校」这个说法。学校面对相当数目的收生不足而面临停办,是一项客观事实。我们应尽力去纾缓这个幅度,有计划及有序地去把震荡减到最低。当中最重要的考虑是保障学生的教育质素。我们为什么要推行334新高中学制?就是要打破以往太早「文、理」分流的安排,为学生提供宽而广的课程,让学校可以有一系列的选修科和多元化的科目组合供同学选择,以配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为此我们有需要为学校的收生人数和班数设定门槛。
现时,中学的门槛是最少要开三班,开班人数为30人(即最少61人便可开办三班,平均每班21人),这个班数和人数可确保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元科目选择。其实这项安排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特殊情况下,让学校有限度地以「小班」维持基本运作。这种「特事特办」的处理方式,不可能广泛应用而成为常规政策。根据教育局在去年年底进行的新高中科目调查结果显示,开办三班的学校,一般也只能开设九至十个选修科目,另加其他语文和应用学习课程。由此可见,进一步缩减班数和学生人数,会影响学校所提供的选修科目,不但剥削学生的选择权,同时亦与新高中学制的理念背道而驰。
面对学生人口大幅下跌,有意见认为应把握这个契机,推行小班教学,尤其现时部分小学已经实施小班,为何不能在中学延续?同样地,教育质素是我们的首要考虑。
首先,中学的教学环境和科目配套等与小学不尽相同,我们不应将小学的做法简单移植至中学。再者,小班教学不是单纯减少每班人数,而是老师需要调适教学模式,才可真正提升教学效能。我们委托的小班教学研究顾问-剑桥大学Professor Galton曾经指出,他的个人和海外研究结果均显示,小班教学的成效在小学阶段早期较为重要,但效用会渐次减退。事实上,正如其他教育先进地区一样,香港着重「全校参与」和「针对性辅导」来支援中学生,特别是那些成绩稍逊的学生。对于一般中学生来说,班上人数太少,亦会减少他们的群体互动,影响他们的全人发展。
当然,有人会提出,政府是基于资源理由,所以拒绝在中学实施小班。资源固然是其中一个考虑,关键不在于政府是否愿意付出,而是有责任向市民交代,公共资源是否用得其所。事实上,政府对教育的资源投放是无容置疑。为了稳定学校发展,政府在过去几年陆续减低中学每班派位及开班的人数,当中已涉及每年14亿元的额外开支。由于中学的拨款是按班计算,每班人数愈少,单位成本愈高。过去五年,每名中学生的教学平均成本已上升近两成,由约33,000元增至逾41,000元。现时中学最少61人便可开三班,这些班别的学生平均单位成本,更达71,000元。目前,政府每年有四分之一的经费用于教育,中学占约四成,进一步增加中学的教育开支,便等于要削减其他教育范畴及公共服务的资源,如应付人口老化的社福服务、医疗等等。
换一个角度从学校生态来看,学生人口下降对不同区分的学校有不同的影响。有些区分学生人数多,学校数目少,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但亦有区分刚刚相反,成为收生不足的重灾区。另一方面,我们亦不能够忽视家长的选择。上星期我跟家教会代表会面时,有家长表达忧虑,担心缩减班额或减少每班派位人数会影响子女入读心仪学校的机会。由此可见,面对不同区分的差异以及家长的意愿,我们不能够简单地「一刀切」以小班教学处理人口下降的问题。
当然有人会问,可先尝试在分区或重灾区试行小班。这同样触及教育质素的问题。诚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教育质素时说:「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如果大家认同这个说法,我们是否仍然要将「小班教学」视为解决缩班杀校和超额教师的手段呢?
学生人口持续下降是一个客观事实,由现时至2016年将减少21,500人,跌幅高达百分之28.5。面对这个严峻情况,我们必须抚心自问,是否应该妄顾学校质素的差异和家长的选择,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纯粹只为抵销这21,500人的跌幅,设计各种方式去强行重新分配学位和班数,以达至「零」杀校的局面,而放弃对教育质素的坚持和妥善运用资源的理念?
学生人口大幅下滑,影响深远,政府并非「坐视不理」,但问题亦不是单靠政府推出一个万全方案便可彻底解决。我们必须得到各持分者的积极配合,共同承担。现时我们正与办学团体、学校各持分者、教育专业团体和家长代表密切联系,希望能够取得共识,对症下药,务求将震荡减至最低,让学界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持续发展。
二○一○年九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