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主要內容

局中人语

 

建构共融校园  开创更好明天

 

教育局副秘书长陈嘉琪博士

 

政府的教育政策是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让他们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促进文化共融。参照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经验和实证,并根据过往不懈地支援学校所得的成果,由2014/15学年开始,我们为学校提供「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学习架构),并增拨资源,以及加强各方面的专业支援,以确保所有就读公营及提供本地课程的直资学校的非华语学生(特别是少数族裔学生)与本地同侪享有同等学习中文的机会,并建构共融校园。

 

学习架构会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清晰及有系统地列载不同学习层阶的预期学习表现;同时,我们提供校内评估工具,让教师了解非华语学生在「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中的不同能力表现或起步点,从而因应学生的学习特点,订定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切的学与教策略,帮助非华语学生以小步子的方式向目标进发,提升学习效能,并可融入主流中文课堂。

 

在推行学习架构的配套方面,由2014/15学年起,我们提供实用的工具及步骤帮助学校运用学习架构,又提供第二语言学与教理论参考资料,帮助教师掌握教授非华语学生中文的技巧。我们提供校内评估工具协助学校找出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的起步点,又提供整套的学习材料,包括教学单元系列、第二语言学习套系列,以及清楚对应学习架构的层阶示例,让教师可以直接应用。我们亦为校长、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和课程领导提供课程规划的工具,协助学校选取推行学习架构的模式,例如因应非华语学生的中文能力、年龄及其他需要而按学习表现分班、分组教学、课后学习、中文课与其他学科协作等。学校可运用大幅增加后的额外拨款增聘人手及用在其他推行学习架构的工作上。

 

为配合上述各项,我们为学校管理人员、课程领导和教师提供专业发展课程,使每所录取非华语学生的中小学在2014年8月底前,都对学习架构有基础的认识,能善用校内评估工具及课程规划的工具,并懂得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学习材料。2014/15及以后的学年,我们将继续提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确保教师得到足够的培训,而校本支援服务将集中协助学校运用学习架构,提升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的效能,我们在规划和教学实践上将继续与学校携手,累积更多成功经验,让成果可以共享。

 

与此同时,我们预期学校为非华语学生在校园内提供丰富的中文语言环境,例如在长假期或暑假中安排社区活动,让非华语学生无论在课内或课外的时间,均有更多机会接触中文,与本地学生一起学习和成长,共建共融校园。

 

在学习的旅途中,学生的文化背景、禀赋、需要、期望和志趣不尽相同。到了中三、中四的阶段,学校可以运用校内评估工具检视学生的表现,根据结果,引导学生计划未来的路向,订定个人的期望,考取不同的中文资历,衔接多元出路。

 

长久以來,少數族裔居民对香港社会贡献良多。我们相信,透过不同持分者的关注、合作和努力,非华语学生将有更理想的中文学习成果,有利他们发挥潜能、升学和就业,积极融入社会,并促进和谐生活,共建社会繁荣。

 

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