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制承先启后 文凭试五载成果
教育局局长吴克俭
第五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终于放榜了,我欣悉考生整体表现继续稳定向上。在这饶有意义的文凭试五周年,我衷心恭贺应届毕业生,将踏上人生的新里程,亦要特别感谢校长、教师、家长及各界,多年来为香港培养优秀人才所付出的努力。
在新学制下,各大专院校普遍认为学生视野广阔,在课堂能积极发问、讨论,并善于探究和参与校园生活;也有雇主团体指出,毕业生具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同学亦普遍认为成功是来自努力、兴趣和教师教学。
五周年回顾与前瞻
这些教育成果,实建基于宽广而均衡的新学制高中课程,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能力发挥所长。除四个核心科目外,学生亦可选择两或三个选修科,包括学术科目、「应用学习」及「其他语言」。此外,同学亦透过体艺、服务等不同学习经历,在「学生学习概览」中展示个人抱负和成就,供院校和雇主参考。
反思现在,展望将来,我们及学界仍需不断努力。数据显示,近年同学选修的科目、部分学校所提供的选修科及数学延伸部分,数目均有所下降,这对扩阔学生知识领域,为社会培育多元人才或会有影响。为贯彻课程的精神,学校可善用于下学年增加资助额的「多元学习津贴」,与其他学校合办「联校课程」,以增加选修科目。能力较高的同学应考虑选读三个选修科,以扩阔知识面;而有志于科学、科技与创新的同学,该考虑选修数学延伸部分、组合或综合科学。
持续发展学生多元的能力
在发展步伐急速的全球化经济中,社会各行业面对的问题日益繁复多变。我们需积极培育「既广亦专」的人才应付未来挑战。新高中课程为学生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和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尚需持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跨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以应对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及所带来复杂的问题;亦应培育如教育、文化、科学、工程、医疗、金融等不同范畴的专才。
院校携手合作
大学在培育多元人才方面,举足轻重。大专院校在收生条件上,可进一步肯定学生在满足基本入学条件以外的努力,例如修读高中数学延伸部分或第三选修科、「学生学习概览」所显示的潜能和成就等。我亦要感谢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及自资院校,对非华语生的特别入学考虑,包括认可多个国际中文科考试和应用学习中文(非华语学生适用),以替代文凭试的中文科成绩。至于师资培训机构,它们亦须确保准教师具备专业能力及专科素养。
多元出路与各界支持
各院校及培训机构今年共提供超过74,000个学额,学术与职业专才教育并重,足够应届毕业生选择报读。近年政府已不断投放资源在专上教育,适龄学生入读公帑资助学士学位的机会已经由18%升至26%,加上自资学士学位,比例已达至46%。连同副学位课程计算在内,接受专上教育的适龄学生已达70%。此外,84所内地高等院校已经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而全球超过230间高等院校亦认可文凭试成绩,同学实有多元的升学途径和机会。
同学们,无论放榜成绩如何,你们的师长、父母、政府和各界,一定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最新资讯已载于「2016放榜资讯专页」(www.edb.gov.hk/s6)。预祝你们鹏程万里!
二零一六年七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