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资优教育应以全面、均衡地促进资优学生的全人发展为目标。
资优教育的对象与三层推行模式的关系
第一层:
A: 在正规课堂为所有学生而设的课程内加入资优教育的三大元素,即高层次思维技巧、创造力和个人及社交能力。
B: 增润及延伸所有科目课程内容,并在正规课堂按学生的特质实施分组教学,从而照顾各组学生的不同需要。
第二层:
C: 以抽离方式在正规课堂以外进行一般增润课程,使能力相若的学生一起接受有系统旳训练。
D: 以抽离方式在正规课堂以外进行专门课程(例如数学、美术等),在特定范畴有较突出表现的学生接受有系统的训练。第一及第二层均属校本支援服务,学校可透过推行校本资优培育计划,照顾在校内某方面表现或成就较突出的学生,并营造有利培育人才的学习环境。
推行层次 对象 辨别方法 第一层A(1 A) 所有学生 毋须辨别 第一层B(1 B) 在某学科或特定范畴表现较突出的学生 - 校内成绩 / 考试
- 目标为本评估
- 香港学科测验
- 教师/ 家长观察量表第二层C(2 C) - 学业成绩优异:如在校内学科成绩优异的学生或在全港性中、英、数学科测验成绩优异的学生
- 特殊才能优异:如在创造力、领导才能或某领域 (不限于学科) 有卓越表现或成就的学生
- 智能优异学生- 校内成绩 / 考试
- 目标为本评估
- 香港学科测验
- 教师 / 家长观察量表
- 校内和校外颁发的杰出表现奖项
- 学生作品
- 越级测试第二层D(2 D) - 某专门范畴内的学科成绩(如:数、理)在全港性的学科测验或在校内成绩优异的学生
- 在校内或校外表现出与某专门范畴有关的卓越能力和浓厚兴趣辨别方法与第二层C大致相同,但以该专门范畴内的卓越表现为重点。 第三层E(3 E) 特别资优而校内资源未能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学生 由教师根据教育局所订定的准则(例如在某方面具有杰出特质/表现/ 能力)提名,再经专家小组选拔。
资优学生的特质
学业资优
语文
艺术
科学
数学
|
有关资优学生特质的其他参考资料
引导不同特质的学生之建议
学生特质 | 建议引导方法 |
---|---|
学生(甲)
|
|
学生(乙)
|
|
学生(丙)
|
|
配合资优学生需要的策略
[按上图会开启较大的图像 (pdf 文件)]
设计原则
校本资优课程的设计架构
课程目标
内容
学与教策略及学习过程
善用活动及资源
学习成效评估
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类型可分为加速和充实两大类:
甲、 充实课程
充实课程可有以下类型:
充实课程模式较多,其中以 Renzulli(1985)的三合充实课程 (Enrichment Triad Model) 模式,最为人熟悉并广泛采用。香港资优教育的三层架构模式,亦参考了该课程模式而设计。此外,Betts (1985) 的自主学习课程模式 (Autonomous Learner Model) 与课改提倡「学会学习」的理念吻合,课程内容亦能配合香港的情况,很有参考价值。
乙、 加速课程
加速课程可采用的形式如下:
充实、加速、浓缩及个别教育计划不应分割处理,这些教育计划应视为一套照顾资优学生的完整课程理念。
资优教育三大元素
根据前教育署于二零零零年所制定的香港资优教育政策,推动资优教育的其中一环,是在课程中加入资优教育的三大元素,即高层次思维技巧、创造力和个人及社交能力,有关课程的内容如下:
高层次思维技巧
[中、小学课程中常用的思考技能示例]
科目 例子 举隅 思考技能 中文
搜集某作家的资料 搜集鲁迅的资料 知识(搜集资料) 整理某作家着作的资料 整理鲁迅作品的资料 应用/综合 分析人物性格 分析林黛玉的性格 分析 比较人物性格 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 比较 分析不同的文章体裁 分析论说文的体裁特色 分析 比较不同的文章体裁 比较绝诗、律诗的形式 比较 将不同文章归类 试指出曾学习过的记叙文 分类 评鉴某小说人物 评鉴黄药师这个小说人物 评估 总结全篇主旨 总结《大明湖》一文的主旨 综合 历史
搜集有关某历史人物的资料 搜集有关秦始皇的资料 知识(搜集资料) 整理有关某历史人物的资料 整理有关拿破伦的资料 应用/综合 分析某历史人物的成/败原因 分析刘邦成功但项羽失败的原因 分析 分析朝代兴衰原因 分析秦速亡的原因 分析 比较朝代制度 比较汉、唐两朝的考试制度 比较 比较不同变法的内容 比较范仲淹和王安石所倡导的变法 比较 评鉴某历史人物 评论希特拉 评估 比较两国外交策略 比较中、日外交策略 比较 指出一个成功人物必须具备的条件 就所学历史知识,指出一名成功人物必须具备的条件 衍生 指出导致一个朝代衰亡的原因 就所学历史知识,指出导致一个朝代衰亡的原因 衍生 社会
搜集某类新闻报道 搜集有关禽流感的报道 知识/搜集资料 分析某政党的言论 分析民主党对某政策的看法 分析 评鉴某新闻报道的可信性 评鉴某周刊报道的可信性 分析/评估 讨论某种价值观 讨论赌波合法化问题 分析/评估 科学教育及小学常识科
搜集某类生物的资料 搜集有关鲸鱼的资料 知识/搜集资料 整理某类生物的资料 整理有关熊猫的资料 应用/综合 分析及评估基因改造带来的影响 分析基因改造食物带来的影响 分析/评估 评估复制生物的利弊 评估复制人的利弊 分析/评估 将生物分类 分辨卵生与胎生生物 分类 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防止霉菌滋生的方法 应用/分析 数学
为一些数学概念 分辨何者为质数 分类 分类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 在学习轴对称的概念后,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衍生 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如何只用直线将一个四方形分为面积相等的四块 应用/分析 英文
i) Poem appreciation
Draw a picture of a given poem,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in comprehension.i) Poem appreciation
Draw a picture of some scenes in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during the poem appreciation process.i) 理解 衍生 ii) A Detective Game
Students are given some clues of a crime (e.g. murder). Then they have to analyse the clues to find out who the murderer is in their groups.ii) A Detective Game
Students are given some clues of the story "The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and try to work out the murderer(s) in groups, followed by group presentation in front of the class.ii) 理解 分析 综合
思考策略
思考的监控 -- 后设认知
高层次思维教学策略例子
科目 举例 教学 策略课堂实录 建议处理方法/备注 中文 阅读课文 自拟问题-要求学生就文章内容提问 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事实」性的问题,有些提问则属于「理念」性 教师应采取开放的态度,鼓励并接纳学生拟定不同类型的问题。 地理 香港人爱到哪里旅游 运用「决策方阵」策略来决定旅游的地点 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利用「决策方阵」决定后,学生会问:每个抉择条件同等重要吗? 每个抉择条件并不相同,学生可自行讨论每个条件的重要性 家政 食物的不同种类 学生用「脑激荡法」说出不同的食物,再加以分类可训练学生的流畅力和分类能力 大部分的学生将食物分为「五谷」,「饮品」,但个别具创意(独创力)的学生会按「派对食物」、「纤体食物」、「妈妈要我吃的食物」等分类。 分类不一定与学科中惯用的方法完全相同,重要的是学生能说出分类的理据和原则,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历史 「罗马」的盛衰 学生用「六何法」提出有关罗马的问题训练学生发问及思考的多种方法 学生会问:我已经懂得课文内容了,为甚么还要提问呢? 教师除反问学生课文内容,以刺激他们思考外,可以问一些课文以外但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例如:「罗马走向衰落的情况与今日世界上哪些城市的情况相似呢?」 中史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 从「中立、感性、负面、乐观、创新及明辨(批判)」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训练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 当大多数学生都一面倒地选择用某一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怎样处理? 这时便要从「多角度思考」出发了。当大部分学生负面批评历史人物时,就要问:「还有其他角度吗?」 English Students presented their work to the rest of the class who were asked to give feedback The rest of the class followed the "PMI" method when giving feedback (Plus, Minus, Interesting) To enhanc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tudents asked: "What can we do with the interesting point(s)?" Teacher could respond as follows: "Write them down in your book. One day, you may find that these points may help you solve some problem."
创造力
个人及社交能力
教学题目 | 教学内容建议 | |
---|---|---|
个人发展
| 自我形象
| 1. 暸解资优 2. 不平衡的发展 3. 自我认识 4. 自我限制和接纳 5. 自我期望 6. 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7. 反思 |
情绪管理
| 1. 与众不同 2. 对失败的恐惧 3. 内疚感 4. 面对压力 5. 敏感度 6. 容忍力 7. 完美主义 8. 同辈压力 9. 过度竞争及适应 | |
价值澄清 | 1. 权利及义务 2. 公义 | |
群性发展
| 人际关系
| 1. 与同侪建立良好的关系 2. 与兄弟姊妹相处 3.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4. 社交技巧 5. 解决冲突技巧 6. 沟通技巧 7. 人际关系技巧 8. 同理心 |
领导才能 | 领导才能及决策技巧 | |
社会关注 | 1. 暸解社会 2. 关心社会 | |
职业辅导 | 规划职业取向 |
情感层次 | 说 明 |
---|---|
接 受 | 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 |
反 应 | 教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作出适当的反应。 |
评 价 | 教导学生为自己的情绪反应赋予价值,从而达致前后一致的行为反应。 |
组 织 | 训练学生将有关的各种价值予以整理归类,然后作有系统的组织,避免价值互相冲突。 |
品格形成 | 训练学生以整理归类后的价值为基础建立起自身的价值观或人生观,使他们的言行受价值观统御。 |
专科/专门范畴课程
全班式科目教学(1 B层次)
抽离式专科/专门范畴课程(2 D层次)
渗透式(1 A层次)及一般增润课程(2 C层次)
内容类别 例子 社会科中一年级有关「自我认识」的课节 教师在教导学生认识自我的同时,亦可考虑能力较高的学生的一些特别需要,而在教学中渗入个人成长元素。 体育科教授舞蹈的基本技巧后 可要求学生创作舞步并教导其他同学。 数学科教授几何
较难渗入,但仍可尝试多用开放式问题,及接纳学生多种解题策略。教师亦可设计较开放式的答案,并不限制学生去寻找一个对与错的「标准」答案。
个别化教学
实行步骤
学生可以不同的制作形式,表达他们研究的结果。
[例子]
游戏设计 | 木偶戏 | 表演 | 录影带制作 |
录音带制作 | 研习中心 | 照片 | 幻灯片制作 |
口头报告 | 模型制作 | 展览 | 图片 |
说故事 | 话剧 | 宣传单张 | 剪贴簿 |
漫画 | 故事 | ||
由图片组成的故事、短文或书册 | |||
因应个别资优学生的兴趣,为他们安排良师计划,与有关范畴的专业人士,例如学校图书馆主任、大学教授、社工、工商界专业人士或具有专业资格的家长、学长(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学习或工作。
为学生选择典范良师时宜注意下列条件:
- 确实有一技之长可供学生学习。
- 有关人士的专长领域和指导学生研习的领域相近。
- 接近学生,便于学生学习(交通、工作)。
- 愿意指导学生。
- 暸解或愿意暸解如何指导学生。
- 无不当言行,品德良好、价值观正确、愿意与学生分享经验,可以成为学生的典范
其他学与教策略 - 专题研习
I. 透过专题研习施行资优教育的方式
II. 为配合推展校本资优课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习时,留意以下建议:
第一层(全班式)教学 第二层(抽离式)教学 学习内容 知识层面 1. 选取研习题目时应以整体学生的能力为考虑要点
2. 研习题目及范围和正规课堂教授的课题应有较紧密的关连
3. 研习成果可以是对资料的整理、总结及展示
1. 选取研习题目时应尽量以学生个别兴趣为要点(因学生能力应已达到一定水平)
2. 研习题目及范围应具弹性,使学生能因应自己的兴趣及资源作更深入的研究
3. 研习成果应具有前瞻性、延续性和实用性
技能层面 1. 要求学生到学校或公共图书馆从一般书籍搜集资料
2. 要求学生从互联网下载相关资料
3. 要求学生从较小的样本数据作简单的统计分析
4. 要求学生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分析资料
1. 要求学生从一些较专门的刊物中搜集权威资料
2. 要求学生跟随良师(专家)探讨实际问题
3. 要求学生利用不同的研究工具,例如自行设计问卷,去收集第一手资料
4. 要求学生利用资讯科技进行数据分析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分析资料
态度方面 1.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研习的并作出贡献
2. 要求学生乐于尝试及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1. 要求学生表现高度的自觉性以进行独立研习
2. 要求学生以批判性的态度阅读搜集所得的资料,秉持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
教师的角色 1. 作较贴身的指导
2, 为学生制订整个研习课的工作日程及安排进度辅导
3. 对学生的工作给予回馈
1. 指导学生自行管理时间及研习进度
2. 提供较大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研习但适当时为学生作方向性的指导
3. 引导学生反思检讨自己的工作
III. 专题研习计划书例子
IV. 学校以专题研习推行资优教育的常见问题
V. 学校推行专题研习改善建议
学生特质
资优课程设计的宗旨是,配合能力较高及资优学生的特质去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需要的课程。试按下列学生特质,为这些学生设计切合他们需要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