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
中 国 语 文 及 文 化 科 (高 级 补 充 程 度)
教 学 目 标
教 材 一 、 语 文 部 分
教 材 二、 文 化 部
教 学 节 数
教 学 目 标 Top
中国语文及文化科教学目标可分为三方面:
一 、 语 文 部 分 Top
这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阅读、写作、聆听、说话、思维、自学等能力。跟中一至中五中国语文科课程比较,本科课程语文部分的特色是不设精读教材,教师可因应教学目标、学生修毕本科後应符合的要求、教学项目、学生程度、教学时间等,自行选择适合的教材、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及练习,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部分虽不设精读教材,但提供阅读书目,学生须在课余自行阅读其中四本;如有需要,教师亦可在课堂上加以指导,以达成教学目标。
基 本 上 , 学 生 须 於 以 下 书 目 ( 一 ) 至 ( 四 ) 类 中 每 类 选 读 一 本 ; 但 为 了 增 加 选 择 课 外 阅 读 书 籍 的 自 由 度 , 学 生 亦 可 在 以 下 ( 二 ) 散 文 类 、 ( 三 ) 小 说 类 或 ( 四 ) 报 告 文 学 类 中 的 其 中 一 类 , 选 读 一 本 书 目 以 外 的 同 类 书 籍 ( 杂 志 、 期 刊 不 计 在 内 ) 。 *
阅读书目: | (一) | 语文知识类 ( 必须在以下三本中选读一本 ) |
吕叔湘《语文常谈》 | ||
康家珑《中国语文趣话》 | ||
张斌《汉语语法修辞常识》 | ||
(二) | 散文类 ( 在以下七本中选读一本、或选读书目以外的同类书籍 ) * | |
思果《香港之秋》 | ||
梁漱溟、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生命的奋进》 | ||
蒋梦麟《西潮》 | ||
余秋雨《文化苦旅》 | ||
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 | ||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 ||
小思《承教小记》 | ||
(三) | 小说类 ( 在以下七本中选读一本、或选读书目以外的同类书籍 ) * | |
鲁迅《呐喊》 | ||
白先勇《台北人》 | ||
张系国《棋王》 | ||
金庸《射雕英雄传》 | ||
施耐庵《水浒传》 | ||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 ||
鹿桥《未央歌》 | ||
(四) | 报告文学类 ( 在以下两本中选读一本、或选读书目以外的同类书籍 ) * | |
钱钢《唐山大地震》 | ||
徐刚《沉沦的国土》 |
* 新安排自 1998 年 9 月起在中六级生效,并自 1999 年 9 月起扩展至中七级。
这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教材方面,课程提供六篇专题篇章及一本有关文化常识的书,前者提供教师在课堂指导学生研习或与学生讨论,以探究中国的文化精神;後者则由学生自行研习,以增加文化常识。两相配合,以达成教学目标。
按:以上专题篇章中,第(三)、(四)两篇为新篇章,由 1998 年 9 月起采用。
教 学 节 数 Top
如学校采用五日星期制,本科每周教节为五节 ( 每节三十五至四十分钟 ) ;如学校采用六日循环周制,则为六节。每周宜安排一相连教节,以便进行写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