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資料庫] 政策正面睇

 

 

 

 

 

新高中學制的資源配套正面睇

  

  教育局非常關注今日(十月二十九日)有報章報導,有學校聲稱因在新高中學制下資源被削而需改變學校的辦學模式。本局特此提供以下資料,以協助釐清事實:

 

  我們重申,政府提供了足夠資源支援學校推行新高中課程,其中包括經修訂的教師與班級比例和新高中課程支援津貼。


經修訂的教師與班級比例及其他資助

  在新高中學制下實施修訂的教師與班級比例,是經廣泛諮詢後與業界在2005年5月取得的共識,目的在於提高學校調配人手的靈活性及減少行政程序,絕非為削減資源。

 

  修訂的教師與班級比例包括以往為所有學校提供的額外教師,包括分組授課額外教師、學校圖書館主任、額外的中文教師、負責輔導教學、學生輔導及課外活動的額外教師,以及根據«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建議的額外非學位教師以推行學校本位輔導方式和學校為本的教師入職輔導等計劃。故此,修訂的教師與班級比例由初中每班的1.3名教師增加至每班1.7名教師;而高中則由每班1.3名增加至最終於2012/13學年的2名教師。

 

  我們在釐定修訂的教師與班級的比例時,是以全港學校所獲的額外教師(包括分組授課的額外教師)的平均值計算。根據推算並假設學校的班級結構大致不變,在實施修訂的教師與班級的比例及提供「高中課程支援津貼」後,學校在2012/13學年(即現行學制下最後一批中七學生畢業後的學年)的教師人手,與2008/09學年的作比較,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師人手會有所增加。

 

  我們早已預計到部分學校過往因分組授課而獲提供的額外教師較一般學校的為多,而這小部分學校或會因實施修訂的教師與班級比例出現過剩教師。因此,我們就新高中學制進行諮詢時,已與學界達成共識,會給予這些學校五年過渡期,在這五年的過渡期中,除非透過自然流失,否則,所有過剩教師均可繼續保留原有教席。

 

  除以修訂的教師與班級比例為學校提供教師之外,我們同時會按照現有準則,就支援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教學語言、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計劃和融合教育等,繼續提供補足教師。此外,我們亦向所有學校發放「高中課程支援津貼」(經常津貼以每高中班0.1名學位教師的中點薪金計算),並將有關津貼提前於2008/09學年發放,以及於2008/09至2011/12學年間將現金津貼額增加50%,學校可運用該津貼聘用教學人員,以協助推行新高中課程。同時,我們亦提供多元學習津貼,以鼓勵學校開辦多元化的課程,供學生選擇。估計政府在這兩方面投放的資源,平均每年合共超過五億元。

 

  我們非常重視新高中學制的順利推行,如個別學校在過程中遇上困難,應儘早與本局聯絡,共商改善方法,本局樂意為學校提供協助。


參加直接資助計劃的考慮和條件

  政府推動直資學校的發展 ,是落實多元化辦學的理念,讓家長有更多的選擇。直資學校享有較大自由度,可自行訂定符合基本教育標準的課程、學費及入學資格。獲准加入直資計劃的學校可獲發政府的經常性津貼,所得津貼將根據資助學額的單位成本及收生人數計算。換言之,直資學校所得到的資助,乃決定於收生人數的多寡,亦即繫於學校能否提供優質教育以吸引家長。

 

  申請加入直資計劃的學校必須考慮直資的辦學模式是否適合學校的長遠發展,並有充份準備及足夠能力在直資的辦學模式下提供優質教育。


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