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科書核電內容正面睇
教育局
近期有團體認為部分中學地理科及小學常識科教科書有關核電的內容,僅教導核能的好處及渲染其重要性,但這看法是基於未能掌握實情而產生誤解,本局現提供以下資料以作澄清。
地理科教科書有關核電內容包含正反觀點
初中地理課程建議採用議題探究的取向來研習地理問題,臚列有關問題的正反論點,讓教師指導學生作研究分析。在核能問題上,現行初中地理教科書已適當地包含核能發電的正反觀點,並無單方面宣傳核能發電的好處。
初中地理教科書在列舉支持核能發電的觀點時,雖然指出相對以燃燒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來發電,核能發電有較高的效率、比較潔淨和釋放出較少的溫室氣體,但也同時指出核能發電的主要問題及弊端,包括造成各種污染和核廢料問題,要求學生就正反觀點進行分析討論。事實上,四套現行初中地理教科書皆有提及核事故會造成環境災難,例如:引用日本福島核事故提醒學生使用核電可能帶來的危機。
常識科教科書並無偏頗定位
小學常識科是為六至十二歲兒童而設的基礎課程,其第一及第二學習階段的「人與環境」學習範疇,旨在喚起學生對環境及其持續發展的初步關注,「能源」課題已納入核心學習的部分。現行的常識科教科書,在「人與環境」的學習範疇內,以循序漸進方式為學生建立基礎,編撰相關內容。第一學習階段「能源」課題的內容較簡單,核電課題並不常見;一般會透過故事或歷史事例,幫助學生從日常生活認識能源的來源與變遷,讓學生更易明白。至於在第二學習階段,核心學習包括探討「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認識人類的活動及相關的影響,如污染等,編撰因而採用多元切入,內容亦會更廣闊和深入,以助提高和激發學生思考。目前,只有一本常識科教科書有提及核能能源,該課的問題設計,有助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核能的好處和限制。
鼓勵多角度思考 靈活運用課本及校本教材
為配合課程改革,發展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我們一向提示教師先準確釐定教學目標,並因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學校及學生的需要來選取教材,讓學生透過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按步發展獨立及多角度思考能力。在現今課堂內,課本為常用但並非單一的教學資源,教育局鼓勵教師靈活運用課本及其他學習資源發展校本教材,以達致上述的課程目標。
最後,本局設有嚴謹機制,評審課本的質素,使課本能有效配合相關課程目標的落實。此外,當發現教科書的編纂觀點、內容、組織編排有欠理想時,本局會依隨現有機制,向出版商指出問題所在,並要求跟進及改善。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