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學校非編制人員與學校發展正面睇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昨日發表一項於今年三月進行的調查報告,稱從受訪的一千三百名任職於公營學校的合約教職人員所提供的回應中,推算全港公營學校內有百分之二十的教師屬於此類非常額教席。本局認為報告有與事實不符之處,有必要澄清。
在現行制度下,香港所有公營學校每年均按其所開設的班級數目,依既定比例獲編配所需的「編制內教師」,當中並不包括「教學助理」、「助理教師」或「副教師」等「非教學人員」。這些「非教學人員」在學校中亦往往並非擔當教席。而在接受上述訪問的教職人員中,超過百分之三十七的受訪者屬於「非教學人員」。
據教育局資料顯示,在二○一五/一六學年,全港約有四萬二千名公營中、小學教師,當中約有三千多人為合約教師,佔整體教師人數不足百分之十,分布於全港一千間中、小學。事實上,在二○一○/一一學年至二○一五/一六學年,全港公營中小學校利用各項現金津貼聘請的合約教師數目非常穩定,小學及中學分別約有一千及二千多人,並無所謂「呈現大幅上升」的現象。
教育局一直以來都認真聆聽業界聲音,並致力為香港公營學校提供適切及適時的支援。在過去十年,教育局積極為全港公營學校提供各類現金津貼,讓學校彈性調配教學及人力資源,為教師創造空間,以提升學校教育和因應學生學習能力的個別差異,照顧有需要的學生。
教育局一向按政策目標向學校提供教師人手資源,以確保學生獲得優質教育。今年《施政報告》亦已建議由二○一六/一七學年起,學校可將「高中課程支援津貼」及「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預計可提供約一千個學位教師職位,與此同時合約教師的數目亦會相應減少。
在多項措施推行下,公營中、小學的整體學生與教師比率,在過去數年已有顯著改善,分別由二○○五/○六學年的18.0:1及18.4:1逐步降低至二○一五/一六學年(修訂預算)的12.4:1及14.1:1。而資助中學及小學的學生單位成本實質上已由二○○五/○六財政年度的33,334元及24,640元增加至二○一五/一六財政年度的68,450元及55,130元(修訂預算)。
此外,今年《施政報告》亦建議在二○一三/一四及二○一四/一五學年因縮減中一班級而有過剩教師的學校,可申請延長過剩教師的保留期至二○一七/一八學年。事實上,本局對學生人數跌幅的估算與當年業界商討制定「三保」措施時的情況沒有太大差別。預計二○一六/一七學年參加中一派位的學生人數會與二○一五/一六學年相若,而二○一七/一八及其後學年整體中一學生人數會穩定地回升,因此並無需要進一步延長過剩教師的保留期。
我們明白年輕教師因暫時未能獲得常額教師職位,而需要在公營學校擔任非編制內教師或輔助人員而感到焦慮。然而,根據過往經驗,平均每年約有二千多名中小學教師因退休或其他個人原因離開教師行列。換言之,每年因教師自然流失而騰出二千多個教席空缺,預計未來五年的情況將與以往相若,這正好為新畢業準教師提供入職機會。根據學校的一般運作情況,該些空缺會在五、六月以後陸續出現。
教育局一直以來鼓勵學校要擔當良好僱主的責任,在釐訂合約教學人員及非教學輔助人員的工作、薪酬待遇及合約期時,充分考慮同類工作職位的相關條件,確保相關教職同工得到合理待遇。
據我們了解,絕大部分學校都會盡力挽留工作表現良好和對教育事業有熱誠的年輕教師。不少合約教師因獲得校方肯定其工作表現而獲轉聘為常額教師,留在原校繼續服務。香港正需要這些有幹勁和對教育有熱誠的年青教師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為香港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二○一六年五月三十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