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邁向優質的「其他學習經歷」
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全方位學習及圖書館)葉蔭榮
新高中課程推行已一年;大部分學校已就「其他學習經歷」(OLE)的推動,為學生規劃所需的時間和空間,提供切合而多元化課堂和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一位中四學生說:「若要形容對『其他學習經歷』的感受,我會用的形容詞是:充實、能豐富人生、是多元化、有趣、正面;能平衡、推動積極人生…。」這位同學說得委實不錯。「其他學習經歷」的核心價值,是建基於其質素,而非在於時數或活動數目上;其價值在於學校能否在足夠的時間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的反思能力及提升他們持續完善的能量。 優質概念 有些人對何謂「優質」的「其他學習經歷」,有不同見解。事實上,「其他學習經歷」並非純粹指一連串活動,也與坊間所理解的課外活動不同;它具有一種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就是促進學生均衡的全人發展,使他們成為終身的學習者,同時,栽培他們具備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創造自己的人生。所以,「優質」的「其他學習經歷」並不只是凑集而成的「薈萃式」學習。要達到這目標,我們需要作多方面考慮。 (一)學習型的「其他學習經歷」領導 不少同工對我說,推行「其他學習經歷」亦可視為學校的一個發展領導的學習歷程。它為學校帶來一個團體學習的機會,讓學校反思本身對學生全人發展的承擔和實踐,包括:檢視領導層在全人發展的角色及支援、如何善用現有資源、如何設定整個方向、怎樣理解及平衡學生的多元需要、如何聯繫組別和相關項目、讓學生從中體會及表揚成果,以至建立校內團隊對全人發展的正面文化等。這讓學校的專業團隊培養「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能力,建立學習型的社群,讓我們的教師透過帶領「其他學習經歷」,嘗試不同的教學及回饋策略,回應學生的學習取向、模式和需要。我們深信,饒具學校特色、有實效的「其他學習經歷」,其實近在咫尺。 (二)情理並重的反思經歷 「其他學習經歷」的靈魂在於「反思」;在選擇合適的策略時,同工須留意其中最重要原則 --- 令反思「切合目的和情景」。如在完成一項印象深刻的社會服務後,學生或會從理性角度,分析服務的重要性和相關的社會議題;教師亦適時協助,鼓勵學生從個人感受及情意出發,作出個人判斷、甚至作個人委身及適當的回應行動,如向同儕推廣服務的重要、自發參與長期義工服務等,以內化他們所學的知識、價值觀和態度,情理並重地實現「其他學習經歷」的學習期望。 高中的「學生學習概覽」亦有相同考慮。它除了是一份扼要展示學生發展的文件或專責記錄的系統外,亦應是一個「人性化」的反思過程。不少學校會適時鼓勵學生與「學習的同行者」(如班主任或其他導師)討論及對話,促進他們對自己全人發展作持續而全面的反思。更重要的是透過「學生學習概展覽」,將「其他學習經歷」及學科的學習經歷完整地聯繫起來,逐漸培養學生規劃未來人生的良好習慣。 (三)優質的社會協作 學校亦可因應情况和需要,與相關的社區機構建立有效的夥伴關係,引入社區上的專長、熱忱和經驗,幫助學生補充一些難從學校獲得的學習經歷。過程中,教師亦會承擔不可取代的角色,包括參與規劃、在活動進行時促進學生學習、從事後檢視,以及跟進學生持續的發展等。由此可見,學校、教師和社區能量是點線相連,為學生發展優質的學習經歷。 共建「其他學習經歷」 誠然,優質的「其他學習經歷」有賴各方的熱忱、協作和交流。七月初,教育局舉辦了專業研討學習日,主題是「從經歷到學習:邁向可持續及優質的OLE」。當天有超過五十所學校及社會機構分享,吸引了一千多名教師參與。大家藉着這個專業交流的平台,凝聚了不少寳貴的實踐經驗。我們欣切盼望這顆交流的種籽,能繼續發芽生長,讓我們為學生的學習經歷邁向優質而努力。 (專業研討學習日網址: http://www.edb.gov.hk/cd/ole/post_symposium_2010) 二○一○年七月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