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公眾諮詢會書面發言全文

二零零九年三月十二日及十三日

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公眾諮詢會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書面發言全文

 

 

「善用機會 學有所成」

 

 

前言

 

 

大家好,我非常高興能與在座各位分享我對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的構思,以及藉此機會聆聽各位的意見,了解不同人士對微調安排的看法。

 

 

微調的目的

 

 

2.               在座各位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要微調中學的教學語言?過去十年,在母語教學的政策下,學生的學習成效有目共睹,學校亦已掌握到如何運用適當的教學語言有效地協助學生學習學科。現在是一個適當時機,讓我們在母語教學的基礎上向前邁進,賦予學校專業自決教學語言的發展空間,讓學校能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3.               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香港不但是亞洲國際城市,亦是環球金融中心;我們要維持和鞏固香港在這方面的角色,必須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中、英語水平,以迎接二十一世紀社會轉變所帶來的挑戰。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固然為初中學生增加在課堂上接觸英語的機會,與此同時,我們亦須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學好英語,以達到雙管齊下、相輔相成的果效。

 

 

微調的內容

 

 

4.               那麼,微調的內容是什麼?我們的教學語言政策,主要是建基於二零零五年教育統籌委員會(教統會)發表的《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報告》(《報告》)。我們的政策目標是「母語教學、中英兼擅」,因此,我們並不是要把現行的「母語教學」政策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的政策上作出微調,賦予學校專業自決的空間。此外,我們亦理解家長及社會大眾關注部分學校會否未有充分考慮學生能力及學校情況,便盡用微調安排下賦予所有的發展空間,因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能。為此,我們建議有秩序、有條件地推行微調的安排,並堅守以下六大原則:

 

 

(一)              任何安排必須以學生的學習利益為大前提。

 

 

(二)              堅持「母語教學、中英兼擅」的政策目標。

 

 

(三)              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及學習效能,我們支持教統會在《報告》中建議學校在初中採用英語教學必須符合的基本條件,即「學生能力」、「教師能力」和「學校支援措施」。

 

 

(四)              學校最能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學校如符合上述三項基本條件,便可制訂專業的校本教學語言安排。

 

 

(五)              學校的校本語言政策必須保持高透明度,讓家長清楚知悉每個科目的教學語言安排,以保障他們的知情權。

 

 

(六)              教育局會根據現行的「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監管學校在實施微調安排後,學生的學習效能。

 

 

多元化的教學語言安排

 

 

5.               在微調安排下,我們會根據學校在過往兩年中一學生的派位數據,以六年為一個規劃期,以便學校因應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要,制訂中一學生入學後的校本教學語言安排。學校可按學生的能力、興趣和期望(例如應付一般日常會話、職業實用英語或學術性英語)、學校的具體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的能力、學校的語文政策,以及其他支援配套等),採用適當模式的教學語言安排。

 

 

6.               根據微調安排,所有學校均可採用母語教學為本,並在不多於25%的課時1中採用英語進行延展教學活動。

 

 

7.               此外,學校亦可以在確保學生有效學習的大前提下,配合師資安排和其他支援措施,採用英語教授部分的學習領域或科目,以25%的課時1為上限。這就是所謂「化時為科」的安排。

 

 

8.               除了上述的基本選擇外,本着「因材施教、學生為本」的原則,學校若收取了相當數量適合以母語和英語學習的學生,便可有更多選擇,為這些學生安排在中英語文科以外的其他科目採用母語或英語授課。

 

 

9.               總的來說,學校可多元化地組合初中的教學語言安排,令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初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英語學習機會,讓他們更順暢地銜接以英語授課的高中及專上教育,以及為將來投身社會工作做好準備。日後,家長在選校時也不用再單憑教學語言去衡量學校,反而會更全面地考慮學校的風氣、特色、配套及支援能否配合子女的能力及興趣,以便協助子女得到全人發展。

 

 

淡化標籤效應

 

 

10.            最近,有些人士再次提出學校施行微調安排時可能帶來標籤效應,並對此表示關注。我想在此作出回應。事實上,微調建議容許學校在不同班級和科目採用英語授課。換句話說,一所學校的不同班級,以至不同學校的不同班級,都可以選擇在不同數目的科目採用英語授課。即使符合以英語授課的條件,學校仍須參考各自的校本情況,靈活採取最合適的教學語言安排。在母語授課的班級中,我們亦鼓勵學校採用不同的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模式,以加強英語學習,因此,我們預期不同學校會採用不同組合的教學語言安排,使任何簡單的標籤逐漸淡化。

 

 

11.            我必須強調,教學語言的本質是一項教學策略。學校即使符合微調的預設條件,亦須一如以往,按學生的能力、興趣及期望因材施教。假如學校忽略教學語言的本質,只顧追求以英語教學為主,就是捨本逐末。中學實不應以一些簡單的開班數字或籠統的班別名稱去交代校本教學語言安排,或以此作為招生的宣傳口號,引致不良競爭。

 

 

12.            我希望家長為子女選校時,應該明白以英語學習所有學科這種學習模式並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假如我們無視學校各自的特色、策略和理念,硬要採用同一個衡量尺度,單純以學校使用英語教授的科目數目來比較學校,這種做法一定不能為子女揀選最合適的學校。

 

 

支援監管相輔相成

 

 

13.            與不同持分者會面期間,我理解到大家對微調安排下監管機制的期望及關注:有些人士憂慮過於嚴厲的監管會限制學校專業自決的空間,另一些人士則恐怕過於寛鬆的監管難以杜絕「貨不對辦」的情況,甚或會影響到教學成效及學生利益。我明白社會普遍要求設立一套有效的監管機制,我們需要取得平衡,一方面要避免不必要地增加學校和教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又要適當地顧及家長關注子女的選校和學習效能問題。

 

 

14.            為了保持學校的校本語言政策有高透明度,讓家長清楚知悉每個科目的教學語言安排,以保障他們的知情權,我們會要求中學將教學語言的安排呈報教育局;同時,為了方便家長參考,我們亦會要求所有學校以《中學概覽》為藍本,統一發放資料,列明學校提供的科目以及每科將採用的教學語言安排。

 

 

15.            學校須列明哪些科目會「以英文為教學語言」、哪些會「以中文為教學語言」,而在「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中,哪些會「輔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如果學校安排不同組別的學生以不同的教學語言學習,則須列明哪一科會「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

 

 

16.            表列的方式是希望簡化和統一發放的資料,讓家長易於掌握學校各科各級的教學語言安排。我們亦會要求學校在《中學概覽》的「學校特色.教學策劃」一欄內詳細列明全校的語文政策。

 

 

17.            除確保透明度外,我們會根據現行的「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監管學校在實施微調安排後的學生學習效能。學校需要就重要發展事項(例如制訂校本語言政策、改變教學語言以配合校本政策等),向持分者交代有關決策的理據及建議,並盡量讓校內持分者參與決策過程。學校亦需要透過「策劃—— 推行—— 評估」的自評機制,檢視教學語言的成效,並在學校報告中匯報有關結果。同時,教育局亦會按既定機制,對學校進行校外評核及重點視學,藉以檢視學校的工作和成效,向學校提出改善建議和問責。

 

 

18.            在保障學習效能的大前提下,我們會為學校提供指導原則,以便學校決定是否及如何採取「化時為科」的安排。我們會因應學校呈交的上述資料為學校安排專業討論,以便學校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有關計劃。

 

 

19.            我們會為學校提供支援、舉辦工作坊,以便學校在考慮初中教學語言時,根據學校整體的學與教目標,配合學校的整體課程,維持一致性及完整性,更有效地制訂校本教學語言政策。我們亦會進行大型研究,邀請接近200所學校參與,為學校提供支援,以便研製教材及評估有關「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的模式,並向學校推廣優良實踐方法。在研究有結果之前,我們會與學校分享有效的教學實例及範本,並計劃以後每半年舉行一次類似的交流會,讓學校分享經驗,務求在監管的同時,能輔以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協助學校發展。為使微調安排得到更好的果效,我們亦會調撥資源,為在職中學的學科教師提供培訓課程,並為學校提供代課教師。上述有關措施涉及的總開支約為64,000萬元。

 

 

優化小學英語教學

 

 

20.            要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一定要由基礎做起。

 

 

21.            小學在過去所作的種種努力已見成績,學生的學習效能亦漸提升。在二零零六年全球閱讀能力進展研究中,香港小四學生的中文閱讀能力位列全球第二。香港大學以該研究為本,繼續進行中英雙語閱讀能力研究,並發現有24%參與調查的小四學生與那些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已達致相同的英文閱讀能力水平,遠高於二零零四年同一調查所得的結果(8%)

 

 

22.            我們會進一步考慮適切的措施,優化小學的英文教學,例如提供教師專業培訓、加強校本支援,以及成立由志願人士組成的網絡到學校為學生舉辦英語活動、協調和加強現行個別學校所進行的不同項目。有關措施涉及的總開支約為31,000萬元。為了吸引有志人士投身教育行業,我們計劃設立一個獎學金,涉及每年經常性開支約為1,400萬元。

 

 

結語

 

 

23.            在微調的討論過程中,所有教育界的持分者(不論是家長、教師、學生、中學、小學、社會人士,還是專業團體)均十分關注教學語言的安排,並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讓我們在制訂政策時能更全面地照顧到不同持分者的關注。在這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學語言是一個極富爭議性的議題,各方人士各有訴求,有些訴求是一致的,但亦有些是互相排斥的。在考慮微調安排時,我們會「從大局出發」—— 面對不同的訴求時,必須堅守教育原則,以整體學生的學習利益為依歸;同時,我們亦希望盡量照顧、回應及平衡各持分者的訴求,因而必須謹慎地「由細節入手」。

 

 

24.            我在此呼籲各位家長和社會人士,在這個轉變時刻,信任學校的專業自決,給予下一代更多支持,鼓勵他們用平常心面對微調帶來的轉變,無懼挑戰,必能「善用機會,學有所成」。

 

 

1 有關百分比指英語延展教學佔英文科以外總課時的百分比。 

 

 

教育局
二零零九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