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表現評量架構
管理與組織
1. 持份者對學校管理的觀感
2. 資源運用
3. 持份者對專業領導的觀感
4. 持份者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觀感
5. 教師專業培訓##
學與教
6. 實際上課日數
7. 學習領域的課時百分比
8. 國民教育相關的學習經歷
9. 高中科目選擇*
10. 持份者對課程和評估的觀感
11. 持份者對教學的觀感
12. 持份者對學生學習的觀感
校風及學生支援
13. 持份者對學生成長支援的觀感
14. 持份者對學校氣氛的觀感
15. 畢業生的出路*
16. 持份者對家校合作的觀感
學生表現
17. 情意發展^
18. 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成績*#
19. 公開考試成績*
20. 學業增值表現*#
21. 參與全港性校際比賽的學生百分比
22. 參與制服團體或社會服務活動的學生百分比
23. 學生出席率
24. 處於可接受體重範圍的學生百分比
25. 體適能表現
## 特殊學校部分不適用
* 小學不適用
# 特殊學校不適用
^ 相關數據取自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
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各有不同的學校表現評量項目,學校表現評量概覽可於學校的數據電子平台下載。
學校每年蒐集優化的學校表現評量,以便更聚焦七個學習宗旨進行「策劃─推行─評估」的自評循環,並將有更大空間減省現時的校本問卷調查,讓教師的工作量得以減輕。此外,有關新增的學校表現評量項目(例如有關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參與全港性校際比賽的數據),學校一般已每年蒐集及儲存,這些恆常數據只需稍作整理歸類便可提交。教育局亦已推出優化版「學校發展與問責」數據電子平台,繼續以「一站式」的模式幫助學校蒐集和管理自評數據,包括提供以平板電腦進行網上持份者問卷調查和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的功能,有助減輕教師相關的工作量。
其他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