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正面睇

  近日,個別媒體曾就「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下稱評估套件)中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作出一知半解、不確失實的報道,或令公眾產生誤會,甚至錯誤懷疑學校恆常的專業教學及評估工作,教育局對此表示極度遺憾,現特此澄清,以正視聽。

 

評估套件是甚麼?有何作用?

 

  評估套件是教育局委託大專院校為支援學校自我評估(自評)而發展的一套專業評估工具,對象為小三或以上的學生,量表包括學生的自我概念、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等,旨在協助學校了解學生在情意及社交的表現,從而檢視學生在全人發展方面的需要,以作適當規劃及跟進。教育局於二○○三年推出評估套件,並於二/一一學年推出評估套件的第二版。一直以來,學校可因應校本的需要,決定如何使用評估套件,以促進自評工作。

 

教育局是否因為要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而要求在評估套件的問卷加入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題目?

 

  一直以來,教育局沒有指定學校必須使用評估套件的哪一量表。國民身份認同為評估套件的其中一個量表,一直沿用至今,並非個別媒體所指因應國安法及國安教育落實,教育局要求學校必須使用國民身份認同的量表。如學校想了解學生在國民教育的看法以便教師分析及策劃日後工作,因而在校內問卷中採用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題目,這是校本的決定,亦可以理解。教師如有不同意見,應向學校反映及商討。

 

評估套件涉及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是否有預設立場?

 

  評估套件的各項目(包括涉及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均不含任何預設立場或答案,也不是針對個別學生,只是協助學校了解整體學生的想法,以反思跟進工作。量表/問卷擬設的題目為陳述句子,設有「毫不同意」、「不太同意」、「相當同意」及「極之同意」四個選擇,供學生表達意見。每一量表均涵蓋不同層次的題目,讓學校能掌握學生在有關評估項目的不同表現。評估套件涉及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與其他題目類同,並無預設學生應該回答「極之認同」就是最好。個別媒體將有關問題扣上極端民族主義的帽子,實屬無的放矢。學校應鼓勵學生明辨思考,自由表達意見,學校在詮釋數據時應留意整體學生在有關評估項目的表現,不宜側重個別題目的意見。教師團隊應專業地全面解讀,以決定務實可行的跟進措施。

 

學校是否必須蒐集某項評估套件數據?

 

  教育局並無要求學校必須蒐集哪些評估套件的數據。學校應根據校本的需要及其關注事項,決定何時和如何使用評估套件,以檢視學生在全人發展方面的需要,以及校內推行相關措施的成效。

 

學校是否需要向教育局提交情意及社交表現的數據?

 

  學校無需向教育局提交情意及社交表現的數據。有關評估套件是供學校作專業教學、評估和回饋之用。評估套件有助學校有系統地透過分析學生的情意及社交表現,掌握學生全人發展的需要及檢視相關措施在校內推行的情況,以作出跟進和改善。

 

教育局會否檢視及優化評估套件?

 

  一直以來,教育局會因時制宜,檢視及更新自評工具,以持續支援學校的自評工作。「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已沿用十多年,教育局現正委託大專院校檢視評估套件,包括按需要優化問題,以配合社會及教育發展需要。

 

二○二一年四月六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