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家校同行 守護生命

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陳惠敏 
  學校於四月的特別假期及復活節假期後逐步恢復面授課堂,我們喜見學生可以重回校園,逐步重拾正常的學習和社交生活。然而,個別同學在成長階段或許會受到學業、家庭或朋輩關係等問題困擾,需要好好處理。對於近日發生的學童自殺事件,我們感到非常難過,期盼與各界攜手,加強「守門人」角色,同心協力守護孩子。
 
良好人際關係是面對逆境的最重要元素
 
  家長是孩子的重要守護者。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面對轉變中的挑戰和逆境時,有機會感到困擾、無助和絕望。研究告訴我們,良好的社交技巧,有助孩子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從而保持較佳的精神狀態以面對逆境。因此,家長在家中可以藉着與孩子分享、閱讀、玩遊戲、進行角色扮演和參與群體等活動培養孩子建立正面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學習擁抱人際互動中有機會出現的不安與挫敗。我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對子女所說或所做的都是出於對他們的關愛,只是有時不了解說話或行為所引致的長遠影響,例如,有時家長發現孩子有精神健康問題或自殘行為,但沒有告訴學校,因而延遲了治療或得不到學校的配合,使孩子的情緒惡化,甚至帶來悲劇。
 
  為協助家長了解青少年自殺的警號、保護因素、危險因素及支援他們的方法,教育局製作了家長便覽(mentalhealth.edb.gov.hk/uploads/mh/content/Parent/Prevent-youth-suicide_c.pdf),以提升家長對青少年自殺的認識。我們建議家長不時重溫便覽內的實用資訊,以能夠及時察覺問題和適切支援孩子。當留意到子女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或自殺警號時,家長應盡快尋求學校及社區的專業支援。
 
加強家長作為「守門人」的技能
 
  為加強家長作為「守門人」的技能,幫助他們及早識別及支援子女在精神健康方面的需要,教育局的教育心理學家將聯同社會福利署的臨床心理學家及社工於六月十日及十七日分別為中學及小學的家長舉辦兩場全港性的網上分享會,詳情可瀏覽「校園‧好精神」(mentalhealth.edb.gov.hk)網頁,家長亦可直接向學校查詢。而繼本年三月及五月為高小及初中的家長舉辦「『家』多點守護」網上工作坊後,我們將於七月及十月再次舉辦網上工作坊,藉以提升家長對子女精神健康的認識及加強對子女的支援。此外,繼早前編製有關抑鬱症、焦慮症、選擇性緘默症和妥瑞症的單張外,我們於今日(六月一日)上載新一輯家長小冊子至「校園‧好精神」網頁,簡介思覺失調、飲食失調症和對立性反抗症等精神病患,幫助家長了解相關精神病患的徵狀、處理方法及家校支援策略。
 
支援學校促進學生精神健康
 
  為幫助教師及早識別有自殺風險的學生,教育局致力向他們提供「守門人」訓練,包括為教師開辦60小時的專題課程。為推動學校於逐步恢復面授課堂後加強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我們於二○二二年四月舉辦兩場全港性網上研討會,合共約1 600多名來自690間中、小學校長、輔導老師及學校社工等參與,所有講義及短片已上載至「校園‧好精神」網頁;同時向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提供新一輯參考資源,以協助他們舉辦相關的校本工作坊,內容包括介入技巧及個案研討等。
 
  我們建議學校於恢復面授課堂後,無須急於追趕課程,應幫助學生逐步適應課堂學習,並透過不同的班本及分級活動,從中訓練學生的社交技巧,協助他們建立友誼、增強聯繫感,覺得自己是社群中的一分子,以提升他們的抗逆力。
 
提升學生對精神健康的認識
 
  在學生方面,我們為中學生開展「學生守護大使」計劃,完成培訓的學生會成為「守護大使」,懂得關心及應對有情緒困擾的朋輩的實用技巧,並會在學校舉辦不同形式的精神健康推廣活動,加強老師和同學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和關注。截至二○二一/二二學年,已有約500多名來自26所學校的中學生成為「守護大使」,現正招募下一個學年的參與學校。此外,我們於五月為全港中、小學學生舉辦「每天好精神」標語創作比賽,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精神健康素養的關注及認識。比賽於五月三十一日截止報名,我們共收到超過5 000份學生作品。
 
  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創造有利他們成長的環境,成為他們在逆境中的避風塘。 







2022 年6 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