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孟子.梁惠王上》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 《孟子.離婁下》 |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
|
| 《孟子.盡心上》 |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
|
| 《孔子家語 ‧ 三恕》 | 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
|
|
公正誠信 | | | | 《論語.學而》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
| 《論語.子路》 | 言必信,行必果。 |
|
| 蘇軾《前赤壁賦》 |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
|
| 朱柏廬《治家格言》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
|
|
堅毅明志 | | | | 《周易.象傳》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
| 《論語.子罕》 |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
|
| 《論語.憲問》 |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
|
| 《荀子.勸學》 |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
| 諸葛亮《誡子書》 |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
| 黃檗禪師《上堂開示頌》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
| 蘇軾《杭州召還乞郡狀》 |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
|
| 朱熹《朱子家訓》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
|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
|
| 吳承恩《西遊記》 |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
| 朱柏廬《治家格言》 |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
|
|
責任承擔 | | | | 《周易.象傳》 | 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
| 《左傳.宣公二年》 |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
|
| 《論語.里仁》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
| 《論語.泰伯》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
| 《孟子.盡心上》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
| 范仲淹《岳陽樓記》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
| 錢福《明日歌》 |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
| 顧憲成《題東林書院》 |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
|
尊重包容 | | | | 《老子》第三十三章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
|
| 《論語 ‧ 雍也》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
| 《論語.子路》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
| 《論語.衞靈公》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
| 林則徐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
|
|
勤勉好學 | | | | 《論語 ‧ 為政》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
| 《論語.公冶長》 |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
| 《論語.述而》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 《禮記.中庸》 |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
| 《楚辭.離騷》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
| 韓愈《進學解》 |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
|
| 杜秋娘《金縷衣》 |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
|
| 顧炎武《與人書》 |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