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6) 健康的社區




[主要概念]      [閱讀材料]      [工作紙]      [簡報]      [評估練習

主要概念

1. 傳染病

病原體

傳播途徑

  • 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真菌
  • 飛沫、空氣、進食、血液及體液
  • 傳染力、致病力和毒力

2. 免疫系統

A) 非特性防禦


第一線:生理 / 物理屏障,例如完好的皮膚 及鼻毛;化學屏障,例如眼淚及唾液


第二線:炎性反應(感染位置紅腫微熱)特性防禦

B) 特性防禦

第三線:免疫反應

  

  • 厡發反應:某種病原體首次入侵,刺激身體產生抗體。
  • 繼發反應:同一種入侵的病厡體刺激淋巴細胞,更迅速地產生更大量的抗體。
C) 免疫接種

3. 非傳染病


例子

  • 疾病 - 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
  • 相關健康問題 -中風、肥胖、高血壓

生活方式

  •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吸煙、飲酒

4. 疾病預防層次


第一級

  • 目的:防止疾病或傷患發生
  • 例子:健康教育及接種疫苗

第二級

  • 目的:通過及早偵出疾病,增加治理疾病的機會,防止病情惡化
  • 例子:身體檢查(如婚前或產前健康檢查)與疾病普查 (如大腸癌篩查)

第三級

  • 目的:讓已患病的人得到適當的康復,盡量減少造成殘障和併發症的可能
  • 例子:康復服務

 

5. 政府策略

制訂政策

  • 如控煙政策和食物標籤及安全等

疾病預防與監控

  • 衞生防護中心 – 向社區發出有關疾病風險的警告及追蹤人口健康風險及健康決定因素的轉變情況

控制疾病散播

  • 實時監測
  • 迅速介入
  • 適時通報風險

推廣公共衛生

  • 推行全港健康促進計劃,例如「健康飲食」

資源管理

  • 調撥資源和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健康促進和非傳染病預防工作



閱讀材料




工作紙

  • 有待公布

 


簡報


評估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