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11) 社會福利制度




[主要概念]      [閱讀材料]      [工作紙]      [簡報]      [評估練習

主要概念

1. 照顧形

正規照顧

  • 由政府及非政府機構提供
  • 由受訓人士提供
  • 由專業人士統籌 / 監管 / 指導

非正規照顧

提供照顧者:

  • 不會獲取正式的酬勞 / 不會因提供照顧所花的時間收取費用
  • 自願提供照顧

義務工作

補足私人護理

  • 不會向服務對象收取費用

補足非正規照

  • 受過服務訓練,也有組織地提供照顧服務

補足正規照

  • 為服務提供額外人力資源
  • 自主:獨立於政府和市場

 

2. 社會保障

  • 政府建立的公眾保障,確保個人及家庭在面對突發事件如患病及失業時,能夠獲得醫療護理和收入保障

的社

須予供款計劃

無須予供款計劃

老年保障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
  • 自願性的個人儲蓄及保險

社會福利署提供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 公共福利金計劃
  • 暴力及執法傷亡賠償計劃
  • 意外賠償計劃
  • 緊急救濟

 

3. 社會福利

狹義

由社會福利署及非政府機構為有需要人士 (例如:長者及殘疾人士) 所提供的社會服務

廣義

包含其他公共服,例如醫療護理、教育、房屋及就業等

香港的社會服

以不同對象為主

例子 :

家庭及兒童福利

安老服務

康復服務

違法者服務

以不同介入目的為主

例子 :

危機介入服務

為特定組別人士安排專門的服務 /綜合服務

以不同服務專業工作為主

例子 :

外展社工

綜合家庭服務社工

醫務社工

 

4. 香港社會的福利發展

緊急救濟為主的移民社會

開埠至 50 年代

  • 以民間自我救濟的形式出現,亦主要由志願機構負責

社會救助的開展期

50 年代至 60 年代

  • 緊急救濟基金計劃
  • 國際救援組織
  • 社會服務為慈善事業

社會福利發展的黃金期

70 年代

  • 入息審查的「公共援助計劃」
  • 發展社會福利,尤其是青年服務

福利發展的挑戰期

80 年代至今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 「整筆撥款」

 

5. 不同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

 

市場主導國家

福利國家

理念

  • 個人需要透過私有市場及家庭獲得滿足。只有它們崩潰時,社會福利機構才短暫介入運作
  • 社會福利是社會的主要制度及按需要提供

政策目標

  • 減少政府的介入,令人民不需依賴政府提供的福利而生活
  • 提供普及的服務
  • 發揮資源再分配的作用

例子

美國

  • 社會保險資金來自徵收公司僱主的稅收
  • 公司和私人的投保佔重要角色

英國

  • 全民保障和全面保障
  • 由出生至死亡享受社會保障



閱讀材料




工作紙

  • 有待公布

 


簡報


評估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