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健康和社會關懷政策

[主要概念] [閱讀材料] [工作紙] [簡報] [評估練習]
主要概念
1.制訂和實施政策
不同國家訂立政策的考慮因素 | - 本地經濟:經濟情況影響可分配之資源數量
- 全球經濟和世界金融機構(例如:世界銀行)
- 社會背景 (例如:飢荒問題)
- 公營與私營的辯論及張力 (例如﹕健康與關懷服務私有化)
- 社會價值及政治考慮(例如:禁煙政策)
- 不同文化對健康和社會關懷的理解及政策影響
|
需求新政策的原因 | - 問題的發生(例如:疾病爆發)
- 個人、家庭和社群需求的轉變
- 服務需求的增加
- 人口變化及其對關懷服務需求的影響 (例如:出生率、死亡率、預期壽命、人口老化 – 護理服務的擴展,健康及護理相關的開支增加)
- 改善效果和效能
- 減少不平等的情況
|
實施政策的工具 | |
制訂健康和社會政策 | - 世界衛生組織和本地非政府機構在制訂健康和社會政策中的角色 – 制定政策的過程和週期包括:問題建構 (問題/需要)、政策訂立、決策、政策實施或推行、政策檢討
|
2. 爭議性的討論
政府付款或是用者自付 | - 健康及護理服務需求增加,引致公營服務的擴張
- 對公營服務開支的關注
- 個人在健康與社會關懷不同程度的參與
|
發展方向與可能性的矛盾 | - 不同組別及團體在資源分配上的優先次序
- 成本效益抑或滿足服務對象
- 資助原則:使用者及納稅人的負擔比例
|
分配資源給不同的組別 | - 醫療護理
- 社會福利 – 不同的服務對象:誰最需要社會照顧?
- 機構/團體 – 平衡開支:職工薪津、設施和器材的投資、服務質素的承諾、擴充服務
|
3. 文化與政治方面的不同意見
文化方面的不同意見 | - 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對健康與疾病的理解、健康意識、對健康及社會的需要抱持不同的求助態度
|
政治方面的不同意見 | - 擬訂社會關懷與健康服務政策時,可能引發個人、私營機構或政府機構之間的矛盾或爭 議,例如:
|
重視病人/受助者的權益和參與 | - 以往專業人士被視為權威
- 現今當事人更注重個人權益,並參與更多決定過程
|
4. 機構之間的張力
張力 | |
引致的不良後果 | - 服務質素下降/疏忽職守
- 浪費/未能有效運用資源
- 妨礙對受助者提供最適設的服務
- 因政治分歧而未能落實有關政策
|
可行解決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