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在中小學推行「自攜裝置」

 

1. 前言

 

教育局於2015/16學年起推行「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讓學校透過資訊科技提升學與教的效能、加強課堂互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解難、協作等能力。其中主要措施是為全港公營學校建立無線網絡校園,以便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流動電腦裝置進行電子學習,所有相關工程已於2017/18學年大致完成。

 

學校對推行電子學習反應正面,亦試驗不同的策略,從而發揮善用流動電腦裝置於學與教的優勢。現時已有不少學校推行學生「自攜裝置」政策,讓學生攜帶私人的流動電腦裝置回校進行學習活動,使學習更趨個人化和具流動性。

 

 

2. 「自攜裝置」的優勢

 

讓學生攜帶私人的流動電腦裝置回校進行學習有很多好處,例如:

  • 學校可減省在課堂進行電子學習時的相關預備工作,例如不需安排暫借流動電腦裝置給學生使用。
  • 學生能很便捷地使用自己的流動電腦裝置進行自主學習,並有助他們於課堂內外與朋輩進行協作學習。
  • 學生可於自己的裝置內安裝他們所擁有的學習資源(例如電子教科書),和配合他們學習需要的應用程式。學生因較熟悉自己的裝置,能更有效地使用它學習。
  • 可配合學校使用的學習管理系統(LMS),以管理學習材料、課業的收發和紀錄學生的學習數據等,讓老師更容易掌握學生的整體學習歷程。

 

隨著流動科技的進步,流動電腦裝置的性能不斷提升及價格下調,加上網上學習資源越來越豐富,電子學習管理系統的發展越趨成熟,因此「自攜裝置」在學校越見普及。

 

 

3. 推行「自攜裝置」的條件

 

審慎的規劃是推行「自攜裝置」的成功關鍵。有意推行的學校可從以下方面評估是否已作好準備:

 

  • 學校的無線網絡基建
    推行「自攜裝置」需要有足夠的無線網絡覆蓋,特別是校園內常用的課室。此外,學校應考慮如何處理學生的流動電腦裝置在校園內充電及暫存等問題。

 

  • 課程規劃與教師的準備
    「自攜裝置」不只是一個行政安排,而是基於學生進行電子學習的需要,亦涉及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法。所以,學校應先確立推行電子學習的目標,因應各教學單元的學習內容,計劃如何善用流動電腦裝置和電子學習材料,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能。同時,為讓教師能掌握相關的教學和課堂管理技能,學校應為他們安排適當的培訓,以便他們能有效實踐電子教學,使「自攜裝置」政策取得正面成果。

 

  • 學生
    善用資訊科技是二十一世紀的關鍵技能。學校應致力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發展他們相關的知識、技能及態度,讓他們能有效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學校亦需訂定「可接受使用政策」(AUP),詳述學生在學校使用自攜裝置時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為,作為規範學生使用流動電腦、無線網絡和資訊的協議。

 

  • 家長
    在推行「自攜裝置」政策時,家長的參與及支持是不可或缺。學校應加強家校溝通和合作,舉辦與「自攜裝置」相關的講座,以增加家長對電子學習的認識,包括如何處理學生的紀律問題,以便能一起協助學生善用流動電腦裝置進行學習。

 

學校可參考本文第7段所提供的示例,了解一些學校如何有效規劃及推行「自攜裝置」政策。

 

 

4. 推行「自攜裝置」的模式

 

在推行「自攜裝置」前,學校須決定學生是否需要使用指定類型的流動電腦裝置。一般來說,學校可考慮以下三種模式:

 

(i)規定選用特定的品牌/型號的流動電腦裝置
(ii)規定選用符合特定技術規格的流動電腦裝置(例如操作系統和存儲容量等)
(iii)無特別規定,由家長/學生自行選擇流動電腦裝置

 

上述三種模式各有利弊如下:

 

(i) 選用特定的品牌/型號的流動電腦裝置

 優點:
 
  • 學生使用的所有流動電腦裝置都具備相同的規格和功能,能確保與學校網絡和流動裝置管理系統兼容。
  • 教師能較易掌握如何運用該裝置進行課堂規劃及教學。
  • 易於為學生解決技術問題。
 缺點:
 
  • 如果家長/學生已購買非學校指定的品牌/型號的流動電腦裝置,他們需要重新購置。
  • 學校應小心考慮所選擇特定品牌/型號的理據,或需要進行額外程序以獲得各持分者的認同。

 

(ii) 選用符合特定技術規格的流動電腦裝置

 優點:
 
  • 家長/學生可以有較大靈活性以選擇合適的流動電腦裝置。如果他們已有符合學校技術規格要求的裝置,便無需再購置。
  • 有助家長/學生選擇合適的裝置,以配合學校所採用的流動裝置管理系統和學習需要。
 缺點:
 
  • 教師和技術支援人員可能需要進行較多測試,以確保學校所用的應用程式均能在學生不同品牌/型號的流動電腦裝置上運作。
  • 教師和技術支援人員較難支援所有學生不同品牌/型號的流動電腦裝置。

 

(iii) 無特別規定,由家長/學生自行選擇流動電腦裝置

 優點:
 
  • 家長/學生可以非常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流動電腦裝置。
 缺點:
 
  • 適用於不同操作系統和技術規格的電子學習資源相對會較少。
  • 個別學生的裝置未必能兼容學校的流動裝置管理系統。
  • 學校會十分困難去支援學生使用不同技術規格的流動電腦裝置。

 

學校可按本身的教學設計、對電子學習資源的使用、學生學習需要及家長的負擔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規格,並就個別校情和產品的市場情況,決定推行那一種模式。決策過程中,學校應與主要持分者(包括家長)溝通,讓他們明白學校的理念及支持學校所作的選擇。

 

 

5. 流動電腦裝置的技術規格和流動裝置管理系統

 

據我們了解,有很多學校在推行「自攜裝置」時採用上述的第二種模式。學校會列明所要求的硬件和軟體最低規格,供家長在選購裝置時參考,包括下列各項:

  • 操作系統
  • 硬件規格(例如屏幕尺寸、記憶體大小和儲存設備容量、電池容量等)
  • 軟件及應用程式
  • 基本配件,例如:
    • 螢幕保護貼
    • 裝置保護套
    • 觸控筆
    • 滑鼠
    • 可分拆式鍵盤

有關流動電腦裝置技術規格示例,學校可參閱本文第7段。

 

至於流動裝置管理系統(MDM)方面,很多學校會在學生的裝置上安裝一個管理系統,供教師和技術支援人員管理連接到學校無線網絡的流動電腦裝置,以確保學校網絡的安全。透過這管理系統,應用程式及學與教資源可以很便捷地分發到學生的流動電腦裝置上,學校亦可通過它了解學生使用流動電腦裝置的情況。

 

學校應為家長提供清晰的資訊及支援,以購置合適的流動電腦裝置,並可考慮提供集體購買服務,以及對有經濟需要的家庭提供特別支援。

 

 

6. 教育局的支援

 

為配合學校制定有效推行「自攜裝置」的策略,教育局為學校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包括加強有關「自攜裝置」的教師專業培訓及到校支援服務。我們亦會分享有效推行「自攜裝置」的例子供學校參考,以及成立技術支援小組,解答學校有關查詢,學校可致電3698 4148或3698 3608獲得相關的支援。在家長教育方面,我們會通過講座及短片,協助家長培養子女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運用資訊和資訊科技的良好習慣及態度。我們亦製作學生資源套,提供健康使用電子產品的小貼士,培養他們的資訊素養。

 

在推行「自攜裝置」時,學校可能需為有經濟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援。教育局由2021/22學年起推行為期三年的「優質教育基金電子學習撥款計劃—提供流動電腦裝置及上網支援」,讓學校申請撥款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以供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借用,並為因居住環境所限而未能獲得合適上網服務的學生提供可攜式無線網絡路由器及流動數據卡。詳情請參閱相關網頁

 

 

7. 參考資料及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