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页

提升校舍设施 优化学习环境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

  本届政府十分重视教育,锐意以专业领航,投放了不少教育新资源。几年之间,我们增加了超过135亿元教育经常开支,落实改善措施,在学校课程、学与教、师资及其他方面都取得进展,提升教育质素。而学校是教育现场,教育局致力为莘莘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除了年度的大规模及紧急修葺工程机制外,我们亦推出了不同措施提升校舍设施,以改善学与教环境,让师生可以「英雄有用武之地」。
 
持续改善校舍 不断推陈出新
 
  自二○一七年暑假起,教育局陆续为「火柴盒式」小学校舍进行改善工程,聚焦处理此类旧式校舍的问题。改善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涵盖共24所校舍,总开支达7,000万元。汲取了有关经验后,我们额外预留了10亿元,为600多所按昔日规划标准兴建的资助学校校舍进行小型改装工程项目,让学校可以更灵活地运用现有校舍空间 。
 
  此外,我们预留了20亿元并设立专责队伍,为有需要的资助学校加快安装升降机,建设无障碍校园。与此同时,为缔造更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们由二○一八/一九学年起为公营学校提供经常「空调设备津贴」,并为未备有空调设备的合资格校舍设施完成安装工程。  
 
  另一方面,自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以来,我们亦一直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络,加紧为资助学校改善或修葺设施以保障学校的卫生环境,包括为学校厕所内的蹲厕换成座厕、更换手动水龙头为自动感应水龙头等。
 
寻求彻底改善 重置重建校舍
 
  兴建学校素来备受地区人士关心,不时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何在学生人口下降的时候,政府仍然要建校呢?其实,部分老旧校舍的设施水平与现行的标准有一定距离,并受面积或地理环境局限而难以大幅提升,限制了部分教学活动,惟有另觅地点重置或原址重建校舍,方能有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某些新发展区未有足够学额满足迁入学童的新增需要,政府仍须建校以确保有足够的学位供应。不过,因应人口流动,我们已致力推动跨区重置计划,帮助部分老旧学校由旧区迁入新发展区,在彻底改善校舍设施之余,亦可处理两区的学额供求问题,稳定学界的发展。
 
  自二○一七年七月至二○二一年九月底,全港共有13项公营学校重置或原址重建/扩建计划相继完工,总建筑成本超过51.5亿元。同期,我们亦已为另外九个项目申请拨款及进行跟进工作,其中七个共涉及15.7亿元的项目预计可于二○二四年或之前完成,余下两个项目可望在短期内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
 
重置新校舍 迁入展新页
 
  新的校舍给同学新的校园生活。长沙湾天主教小学原本位于深水埗白田邨,前称白田天主教小学,我于二○一五年曾探访学校,其「火柴盒式」校舍已经有近50年历史,占地只有约650平方米,缺乏礼堂、多用途场地及部分特别室,而且不少设施也较现行标准细小,我仍然记忆犹新。该校其后透过重置计划,在新学年迁往长沙湾东京街,新校舍占地面积达6 500平方米,给同学一片全新学习天地。
 
  当我踏进新校园,已经感受到别出心裁的校舍设计。因应地盘的环境、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等,建筑署除了原封不动地保存原址一棵笔管榕,让大树可以在小区延续它的使命,见证小朋友健康成长之外,更为新校舍加入崭新的设计概念,采用了庭院式布局,在校舍中央位置设置别具特色的圆形斜道,围绕篮球场,以及把学校的主要空间包括地面有盖操场、一楼课室走廊和礼堂连接在一起,以配合学校不同的活动和用途,加强师生交流及互动。
 
  看着同学们在簇新篮球场上参与升国旗仪式及进行其他活动,并在图书馆及草地阅读区等多元学习空间积极探求知识及享受学习乐趣,我深信政府和学校的合作以及老师团队的努力,一定会让同学们有更美满的校园生活和更丰盛的学习成果。
 
配合学习需要 促进全人发展
 
  教育局会继续因应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持续透过不同措施提升校舍设施,为学生缔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配合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全人发展。

2021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