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精神健康

[主要概念] [閱讀材料] [工作紙] [簡報] [評估練習]
主要概念
1. 精神健康
- 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潛力,能夠應付正常的生活壓 力,能夠有成效地從事工作,並能夠對其社區作貢獻。(世界衛生組織,2014)
2. 情緒健康人士的特徵
- 有能力 (1)分辨及表達情緒及 (2)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擔憂及情緒低落
3. 影響個人精神健康的因素
4. 壓力
何謂壓力? | - 壓力是指當個人現有的資源不足以應付外在要求時,對特定壓力源所產生的生理、情緒和行為反應
|
種類 | - 良性壓力 – 正面壓力,通常與個人喜歡的生活事件有關
- 苦惱 – 負面壓力,通常令人們不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或者去做令自己不快的事
|
壓力源 | |
壓力反應 | - 生理反應 – 例如:呼吸加重
- 情緒反應 – 例如:緊張
- 行為反應 – 例如:咬指甲
|
處理壓力的策略 | - 處理問題 – 直接處理壓力源
- 處理情緒 – 運用策略舒解情緒
|
5. 精神健康問題/障礙:
抑鬱症 | 情緒持續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動力,思想變得負面 |
恐懼症 | 對某些事物或事情感到異常恐懼,甚至出現恐慌 |
創傷後壓力症 | 創傷事件回憶不斷地闖入腦海,迴避易使人聯想到創傷的情景,神經過敏的表現 (例如容 易受驚嚇、難以入睡) |
精神分裂症 | 思想和感知錯亂 |
6. 精神健康問題和壓力可引致的後果
被孤立/排擠 | 負面標籤 | |
負面影響 | - 歧視:令精神病患者受不公平的對待
- 社會隔離:令精神病患者自我孤立
- 增加復發的風險:精神病患者或會隱瞞他們病歷,阻礙及早診斷和醫治
|
自殺 | |
生產力/效率下降 | |
家庭成員的負擔 | - 照顧家中的精神病患者是一個重要的壓力源
- 家屬或需要辭掉工作
- 精神病患者
|
7. 復原
去院舍化 | - 長期住院 – 精神病患者對院舍產生依賴的心理和社交退縮 / 從社區分隔太久,重投社會產生適應問題
- 精神病患者留在社區 – 享受與家人及社區的緊密接觸
|
復康服務 | - 醫院管理局: 醫院內及社區 – 例如:社區精神科服務
- 非政府機構 – 例如:庇護工場、中途宿舍
|
家庭關懷和支持 | - 幫助病患者配合治療與服藥;
- 照顧他們日常生活
- 情緒支援
|
融入社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