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15E) 健康和社會關懷議題 - 貧窮




[主要概念]      [閱讀材料]      [工作紙]      [簡報]      [評估練習

主要概念


1. 貧窮概念

絕對貧窮

  • 最低生活保障 – 經濟能力不足以負擔為滿足個人或家庭物質需要所必須的商品及服務

相對貧窮

  • 個人收入少於其他人口,因此他/她沒有足夠的金錢去維持某種生活水平
  • 個人在社會所擁有的東西比別人少

 

2. 介定貧窮的工具

貧窮線

  • 用以維持個人或一個家庭身體需要的各種物品和服務的最低生活水平
  • 限制 : 沒有計入資產或會高估貧窮人口

標準預算

  • 以一籃子「僅足生存」和「維持基本社會生活的最低需要」必不可少的物品和服務
  • 限制 : 只量度生活必需品,未能反映個人在社會、文化及政治活動可獲取的資源及機會

消費模式與開支比例

  • 參考消費模式,定出一個用於生活必需品的適當支出比例
  • 限制 : 只量度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比例,未能反映個人在社會、文化及政治活動可獲取的資源及機會

入息中位數百分比

  • 個人收入水平低於人口入息中位數的一半被視為貧窮
  • 限制 : 只量度入息,沒有計入資產

 

3. 貧富差距

堅尼系數

  • 量度個人或家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

限制

  • 不計算人所擁有的資產或投資收益,只計算工資

 

4. 貧窮成因

全球

  • 經濟起落 – 由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失業問題
  • 自然災禍
  • 戰爭

國家

  • 管治問題 – 貪污;缺乏 / 未能制定有效的扶貧政策
  • 社會不平等 – 個別人士因為性別,民族,人種及社會階層而處於弱勢
  • 由於勞動力市場轉移而引致失業問題,例如:由低技術轉向高技術

社區

  • 社區缺乏工作空缺
  • 缺乏社會服務及支援提供予弱勢社群,讓他們在人力市場上覓得工作,例如:托兒服務

個人

  • 工作動力不強
  • 疾病和殘障

 

5. 扶貧手法

需要為本

  • 以需要為本的方法透過直接資助及不同的實質服務以滿足貧窮人士的需要
  • 例如:社會福利署援助金/ 津貼

資產為本

  • 目的是幫助貧窮人士建立資產及能力
  • 例如:兒童發展基金

 

6. 國際機構

世界銀行

  • 相關策略 : 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以建立基礎建設/ 創造就業機會
  • 例子 : 提供低息貸款,免息債項和補助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相關策略 : 提供短暫資金,以及支持改正根本問題的政策
  • 例子 : 向低入息國家貸款




閱讀材料




工作紙

  • 有待公布

 


簡報


評估練習

  • 有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