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主要內容

[资料库] 政策正面睇

 

 

 

 

中国历史教育正面睇

  近来因新高中学生退选某些选修科而引发对中国历史教育的讨论,当中不少看法是基于未能掌握实情而产生的误解,本文旨在向社会大众澄清这些谬误。

 

回归后的中国历史教育不及「港英时期」?

  有言论认为回归后香港的中国历史教育及不上港英统治时期,事实与此刚好相反。这可以从以下各方面观察:

  • 修读学生:回归前不少开设非主流课程的学校并没有开设中国历史科。课程发展议会在2001年规定初中必须教授中国历史,全港所有学生因此均须修读;

  • 学习时数:回归后首次以文件形式列明中国历史教育最少的学习时数为总课时约百分之五;

  • 课程范围:回归前课程较侧重古代史,近代则只教授至七十年代;如今无论初中或高中的课程均将研习范围延伸至公元2000年,增加了中国近代史的份量,提升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投入感;

  以上种种强化中国历史教学的措施,说明中国历史受到重视的程度,是回归前所没有的。

初中中国历史不用独立学科模式学习,导致高中出现「退修潮」?

  有团体最近指新高中出现所谓中国历史「退修潮」,又谓「究其原因和不少学校初中未有开办中史科有关」,这并不符合事实。学生在中四时多读一门选修科,以扩阔知识面,到中五时退修一科实预期现象,而退修中史科的学生,不论在人数或在比率而言,与其他选修科的情况亦相若。再者,有较多退选中国历史学生的学校,全部在初中都有教授中国历史,而大多数均开设独立的中国历史科。因此,将学生退选高中中国历史归咎于某些学校初中没有开办中史科,是昧于事实的说法。

 

香港有一百二十所中学没有教中国历史?

  有团体指,有一百二十多所学校在初中不设中国历史科,使人误会该等学校没有提供中国历史教育。事实上,香港所有在公营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有学习中国历史,而今年有55所学校因应校本的情况不设独立中国历史科,而将中国历史元素以不同形式教授,例如将中史和世史连系的历史与文化科,又或以单元在综合人文科教授。如单因为这些学校在时间表上没有「中国历史科」的名称而一律指称这些学校没有提供中国历史教育,对这些学校绝不公平,也严重打撃了付出努力以不同模式教授中国历史的教师的士气。

 

  事实上,回归后中国历史的教学不断与时并进,不但着重思考技能的训练,亦推动多元学习经历,如实地学习、历史剧欣赏、史迹漫游、博物馆展览导赏、编纂校史等。片面夸大高中学生对中史课程失去兴趣的说法,对提升中史教学的质素与中史教师的士气,实无裨益。中国历史教育正在进行改革,希望各界多提意见,优化课程,与教育局协作,提升学与教的果效,让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历史科变得更有意义。


二○一一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