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页

加强学生联系感 共建关爱校园

教育局教育心理学家陈惠敏
建立联系感 加强抗逆力

  如何让学生拥有健康校园生活?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让学生与学校产生联系感,这也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元素。联系感是指学生感到自己与所属的群体之间有联系,觉得自己获群体中的成人及朋辈关顾和接纳。有研究指出,如果学生在学校内有良好的联系感,他们会较少参与损害健康的高危活动,例如吸烟、滥药和施行暴力;他们较少有情绪问题或自杀念头;学校出席率和留校继续升学的机会也较高,学业的表现亦会更理想。

规划学习内容 鼓励恒常正面互动 

  要培养学生的联繋感,学校可加强不同持份者(包括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的参与,同时营造重视沟通、信任和关爱的校园文化。联系感不能只透过一、两次的关爱活动促成,师生之间的联系感建基于教师与学生每天的真诚互动;学生之间的联系感则有赖学校有系统地教授学生有关人际社交(包括聆听技巧、沟通技巧、冲突处理、游戏技巧、体育精神和同理心)及情绪调控(包括情绪理解、表达和处理)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可在正规课程中加入相关元素,并在日常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透过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有关技巧。学校亦可因应学生的特质和兴趣,组织不同类型的团队(如兴趣小组、制服队伍、合唱团、球队和义工组织),举办联课活动,协助学生与兴趣相近的师长及朋辈建立友谊。

设计班级活动 制造共同回忆 

  为加强学生在学校的联系感,学校在班级活动的设计上,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每天都有互相交流和分享的机会。教师可在班内展示全班学生的作品,并强调作品无优劣之分,大家需彼此尊重,使他们明白自己是群体的一分子。另外,学校亦可不时举办庆祝活动,制造共同回忆。有人可能会问,除了生日,还有甚么可庆祝呢?教师可尽情发挥创意,例如可以为一星期没有人迟到或全班同学交齐功课而庆祝。此外,学生觉得自己获认同也很重要,他们感到安全才会放心表达自己和分享感受及想法。建立联系感对社交沟通能力较弱或有创伤经历的学生可能比较困难,学校及家长需花更多心思和时间,帮助他们建立彼此间的互信。

适当运用游戏 增强心理韧力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正面情绪是学习的催化剂,可促进其效能。教师不妨多以活动和游戏形式教学,从而制造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事实上,游戏不但能带来正面情绪,增进参与者的关系,而且游戏一般都有其规则,亦有胜负之分。若能配以教师的有效回馈,强调运用策略和付出努力,那将会是建立联系感和强化心理韧力的好时机,让学生合作,共同面对挑战,体验失败,练习调控情绪,明白在过程中付出努力和运用策略的重要。

家校携手 关爱孩子

  情绪教育是提升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环。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它们没有好坏之分,而且都有其重要功能。先要能察觉自己当下的感受,才会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处理情绪。其中一种与自杀行为关联较大的情绪是抑郁,学校及家长宜及早教导学生识别相关征状,使他们能尽早求助。生活中常会遇上不如意的事,感到不快、失望是正常不过,这也是我们了解自己的期望,体会自己所看重的人和事的时机。若负面的情绪持续挥之不去,学生会较容易情绪波动,感到无助,出现失眠、食欲改变等的生理征状,又或长期伴随其他负面思想,例如觉得自己无价值。假如日常生活受到明显的影响,则可能是出现抑郁症的征兆。如未能及早处理,轻则会影响专注力及学习动力,引致成绩下滑,重则会出现轻生念头或行为。我们鼓励学校在一些学生需要面对挑战的时期,例如长假期后、测验考试和派发成绩表的前后,一方面举办加强联系感的活动,另一方面提醒学生留意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运用合宜的方法纾缓情绪,同时鼓励求助,让学生明白有时出现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们建议学校及家长提高警觉,不时参考「校园.好精神」网站(mentalhealth.edb.gov.hk)的相关资源,例如:正面迎复课《资源包》、「关爱孩子好精神」家长教育系列中的「如何帮助有抑郁症的子女」及「守护孩子精神健康 预防青少年自杀」家长便览,以及早识别和照顾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

  虽然我们的生活仍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要时刻保持正面乐观的心态,给予学生关怀和支持,为他们缔造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

2022 年9月 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