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主要內容
< 回上页

困境非终站 勇敢求帮助

教育局副秘书长刘颖贤博士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不快乐、不顺利或与理想不符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父母争执、测考失准、被朋辈取笑等事情都会带来压力和困扰,甚至令他们感到无助与绝望。国际和本港的研究均指出,青少年人患上焦虑和抑郁的数字趋升,情况值得关注。

 

  当不如意事情发生时,我们要留意自己的情绪。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身体会出现不适征状,或会感到惆怅无助,甚至行为错乱,常常想像最坏的情况会出现。这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尝试放松,转移一下注意力,想想别的事情,不断回想困扰的事件只会对自己造成大量的耗损。

 

  要避免跌入情绪的困局,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压力藏在心里,请记住,我们并非孤单一人,不妨向朋友、父母、师长、信任的人倾诉,主动寻求及接受他们的协助,正如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推出的「陪我讲」("Shall We Talk?")计划所说:「倾吓,好吗?」。作为前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以支援学生并即时回应他们的需要,同时,应积极营造一个接纳与包容的环境,消除对求助行为的标签化,从而鼓励学生更放心、更愿意主动寻求帮助。

 

  为加强学生察觉负面情绪的能力及求助的意识,教育局制作了「负面情绪来袭,各种身心怪老是常出现?」和「停一停、谂一谂、有人可以帮到你」单张,并已上载于「校园•好精神」网页(mentalhealth.edb.gov.hk)的「学生园地」专页。此外,我们亦更新了网页内的「陪你考试的日子」专页。

 

  教育局于2024/25学年推行《4Rs精神健康约章》,协助学校就四个促进精神健康的要素,包括休息(Rest)、轻松(Relaxation)、关系(Relationship)及抗逆力(Resilience)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及采取具体的行动。另外,教育局亦透过主题式的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及早识别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学生的能力。

 

  同时,政府由202312月起,在全港中学推行以学校为本的「三层应急机制」,结合校内的跨专业团队、校外支援网络和医疗服务,及早识别和支援有高自杀风险的学生。政府已宣布延长实施「三层应急机制」至2025年底,并优化有关安排,支援有高自杀风险的学生。

 

  家长教育方面,为协助家长掌握支援子女健康成长及照顾子女精神健康的知识和技巧,教育局于2024/25学年为中小学学生家长举办「关爱心灵陪伴成长」家长教育讲座系列,主题涵盖有关孩子精神健康的不同主题。家长可透过「家长智Net」网页(parent.edu.hk)的家长教育活动资讯站报名参加。我们亦建议家长参与教育局定期举办的「守门人」网上工作坊,认识更多有关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子女的技巧。详情可浏览「校园•好精神」网页中的家长「守门人」训练专页。

 

  同学们:世上可能有令人失望、愤怒的人,有使你不满或讨厌的事,让你感到灰心绝望,以致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或出路,但只要你主动求助,你会发现身边总有正直善良的人可以依靠,人生依然充满值得期待的美好事物。生命珍贵且无可替代,我们必须全心守护与珍惜。社区里有线上、线下的辅导服务可以帮到你,例如情绪通18111精神健康支援热线及赛马会青少年情绪健康网上支援平台「Open噏」。停下脚步、找人倾诉,你会发现任何的困局也不会是终点,总有解决方法可以带来转机。

202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