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切换分享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语言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搜索
菜单
主页
联繫我们
打印页面
切换分享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手机版语言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字型大小
搜索所有
标题关键字搜索字段
搜索标题关键字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关闭
打印页面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网站语言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字型大小
搜索所有
关键字搜索
搜索所有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搜索
移动关键字搜索
搜索移动关键字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关闭
打印页面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language select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发邮件给我们
搜索所有
Mobile desktop keyword search field
search mobile desktop keyword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教育局资讯
-
欢迎辞
-
抱负与使命
-
我们的职责
-
组织架构
-
服务承诺
-
教育局招聘事宜
-
私隐政策及实务声明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政策大纲
-
学前教育
-
小学及中学教育
-
特殊教育
-
专上教育
-
教育改革大纲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
新闻公报
-
演辞及文稿
-
咨询文件
-
立法会事项
-
局中人语
-
政策正面睇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统计及刊物
-
统计资料
-
环保报告
-
研究报告摘要
-
刊物及影片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教育局资讯
-
政策大纲
-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
统计及刊物
-
表格及通告
-
年度整合开放数据计划(包含空间数据计划)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幼稚园教育
-
有关幼稚园教育
-
幼稚园教育概览
-
学券计划
-
幼稚园教育计划
-
幼稚园校本支援服务
-
质素保证架构
-
课程及学习资料
-
资源 > 经验分享
-
协调学前服务
-
免费幼稚园教育委员会报告
-
幼稚园幼儿班 (K1) 收生安排
-
幼稚园校舍分配工作
-
幼稚园学生缺课的通报机制
-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其他教育及训练
-
其他教育课程
-
提供非正规课程私立学校
-
资历架构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小学及中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小学及中学教育适用
-
学位分配
-
健康校园政策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专上教育
-
概览 - 专栏文章
-
政策目标
-
本地专上课程
-
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课程
-
政策文件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幼稚园教育
-
其他教育及训练
-
小学及中学教育
-
特殊教育
-
专上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最新专题
-
历史教育: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教师教学分享(新)
-
学与教资源表(新)
-
「我的行动承诺—感恩珍惜.积极乐观」(2022/23)
-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新)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课程范畴
-
资优教育
-
特殊教育需要
-
全方位学习
-
价值观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学习领域
-
概要
-
中国语文教育
-
英国语文教育
-
数学教育
-
科学教育
-
科技教育
-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
-
艺术教育
-
体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跨学科科目/范畴
-
小学常识科
-
应用学习
-
STEAM 教育
-
从阅读中学习
-
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
-
小学人文科
-
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七个学习宗旨
-
小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
中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资源及支援
-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
「种籽」计画
-
与教育有关的版权事宜
-
教育多媒体(EMM)
-
教育局一站式学与教资源平台
-
拟定校历表指引
-
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计划
-
资源中心
-
学与教资源表(新)
-
学校图书馆服务
-
教科书资讯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最新专题
-
课程发展议会
-
学校课程持续更新
-
主要教育层面
-
课程范畴
-
学习领域
-
跨学科科目/范畴
-
七个学习宗旨
-
评估
-
资源及支援
-
校本支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学校资料
-
有关学校资料
-
与学校有关的费用和收费
-
学校学额空缺情况
-
学校资料搜寻及学校名单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支援及资助
-
校本课后学习及支援计划
-
制服团体及香港青年奖励计划推行的清贫学生队员资助计划
-
关爱基金援助项目
-
在校免费午膳
-
学生津贴
-
持有非本地学历人士进行学历评估资助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新来港儿童
-
教育及支援服务
-
全日制「启动课程」
-
新来港儿童入学安排
-
适应课程
-
学校资料
-
校本支援计划津贴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资讯科技教育
-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
家长易学站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家长相关
-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
家长电子专递
-
家长教育
-
家校合作
-
家长讲座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学校资料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学位分配系統
-
学位安排支援服务
-
特殊教育
-
支援及资助
-
安全事宜
-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
学生训育及辅导
-
新来港儿童
-
非华语学童
-
资讯科技教育
-
计划及设施
-
家长相关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
聘任事宜
-
教职员批假指引
-
公积金
-
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
-
代课教师
-
新聘任教师《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要求
-
资助学校薪金评估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
概览
-
最新消息
-
理念与指引
-
专题及服务
-
资源
-
讲座及工作坊讲义
-
相关网页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
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
-
优质教育基金网上资源中心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
教师专业操守指引
-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
教师阳光专线
-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
教师专业发展专责小组报告
-
学校危机处理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行政规则
-
资助则例
-
学校行政手册
-
资助学校一般行政事宜一览表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一般行政
-
有关教学事务
-
有关学校教职员
-
有关学校
-
有关活动
-
学校资讯科技资源
-
新来港及非华语学童
-
优化学校投诉管理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财务管理
-
有关财务管理
-
津贴资料
-
学校财务注意事项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校本管理
-
校本管理资讯网站
-
法团校董会表格
-
法团校董会登记册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
优化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
-
学校自我评估
-
表现指标及自评工具
-
校外评核及其他视学
-
专业支援 / 网上资源
-
与业界的合作
-
通告及信函
-
各类报告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校舍相关资料
-
校舍分配工作
-
新建校舍家具及设备一览表
-
校舍保养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行政规则
-
一般行政
-
财务管理
-
校本管理
-
校董会/法团校董会服务合约
-
学校注册
-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
校舍相关资料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资料收集行事历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不包括工程服务)
-
招标公告(工程 / 顾问服务(工程相关))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相关机构及计划
-
政府部门及教育相关机构
-
教育相关机构及基金
-
职业训练与相关机构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公用表格
-
招标公告
-
已批准订立的合约公告
-
申请成为教育局供应商
-
相关机构及计划
< 返回
目录 >
联络我们
-
教育局热线及其他查询电话
-
教育局电话簿
-
区域教育服务处
-
一般查询
最新消息
有关教育局
新闻公报
教育制度及政策
课程发展及支援
学生及家长相关
教师相关
学校行政及管理
公共及行政相关
公开资料
联络我们
打印页面
发邮件给我们
最新消息
有关教育局
教育局资讯
政策大纲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统计及刊物
表格及通告
年度整合开放数据计划(包含空间数据计划)
< 返回
教育局资讯
欢迎辞
抱负与使命
我们的职责
组织架构
服务承诺
教育局招聘事宜
私隐政策及实务声明
< 返回
政策大纲
学前教育
小学及中学教育
特殊教育
专上教育
教育改革大纲
< 返回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新闻公报
演辞及文稿
咨询文件
立法会事项
局中人语
政策正面睇
< 返回
统计及刊物
统计资料
环保报告
研究报告摘要
刊物及影片
< 返回
表格及通告
表格
通告
新闻公报
教育制度及政策
幼稚园教育
其他教育及训练
小学及中学教育
特殊教育
专上教育
< 返回
幼稚园教育
有关幼稚园教育
幼稚园教育概览
学券计划
幼稚园教育计划
幼稚园校本支援服务
质素保证架构
课程及学习资料
资源 > 经验分享
协调学前服务
免费幼稚园教育委员会报告
幼稚园幼儿班 (K1) 收生安排
幼稚园校舍分配工作
幼稚园学生缺课的通报机制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 返回
其他教育及训练
其他教育课程
提供非正规课程私立学校
资历架构
< 返回
小学及中学教育
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小学及中学教育适用
学位分配
健康校园政策
< 返回
专上教育
概览 - 专栏文章
政策目标
本地专上课程
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课程
政策文件
课程发展及支援
最新专题
课程发展议会
学校课程持续更新
主要教育层面
课程范畴
学习领域
跨学科科目/范畴
七个学习宗旨
评估
资源及支援
校本支援服务
< 返回
最新专题
历史教育: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教师教学分享(新)
学与教资源表(新)
「我的行动承诺—感恩珍惜.积极乐观」(2022/23)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新)
< 返回
主要教育层面
幼稚园教育
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 返回
课程范畴
资优教育
特殊教育需要
全方位学习
价值观教育
< 返回
学习领域
概要
中国语文教育
英国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
科学教育
科技教育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
艺术教育
体育
< 返回
跨学科科目/范畴
小学常识科
应用学习
STEAM 教育
从阅读中学习
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
小学人文科
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 返回
七个学习宗旨
小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中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 返回
评估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资源及支援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种籽」计画
与教育有关的版权事宜
教育多媒体(EMM)
教育局一站式学与教资源平台
拟定校历表指引
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计划
资源中心
学与教资源表(新)
学校图书馆服务
教科书资讯
学生及家长相关
学校资料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学位分配系統
学位安排支援服务
特殊教育
支援及资助
安全事宜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学生训育及辅导
新来港儿童
非华语学童
资讯科技教育
计划及设施
家长相关
< 返回
学校资料
有关学校资料
与学校有关的费用和收费
学校学额空缺情况
学校资料搜寻及学校名单
< 返回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生涯规划教育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支援及资助
校本课后学习及支援计划
制服团体及香港青年奖励计划推行的清贫学生队员资助计划
关爱基金援助项目
在校免费午膳
学生津贴
持有非本地学历人士进行学历评估资助
< 返回
安全事宜
学生安全
校巴服务
< 返回
新来港儿童
教育及支援服务
全日制「启动课程」
新来港儿童入学安排
适应课程
学校资料
校本支援计划津贴
< 返回
非华语学童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最新资讯
概览
< 返回
资讯科技教育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家长易学站
< 返回
计划及设施
计划
设施
< 返回
家长相关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家长电子专递
家长教育
家校合作
家长讲座
教师相关
资格、培训与发展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教师专业操守指引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教师阳光专线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教师专业发展专责小组报告
学校危机处理
< 返回
资格、培训与发展
资格
培训
发展
< 返回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聘任事宜
教职员批假指引
公积金
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
代课教师
新聘任教师《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要求
资助学校薪金评估
< 返回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概览
最新消息
理念与指引
专题及服务
资源
讲座及工作坊讲义
相关网页
< 返回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
优质教育基金网上资源中心
学校行政及管理
行政规则
一般行政
财务管理
校本管理
校董会/法团校董会服务合约
学校注册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校舍相关资料
政策文件及报告
资料收集行事历
< 返回
行政规则
资助则例
学校行政手册
资助学校一般行政事宜一览表
< 返回
一般行政
有关教学事务
有关学校教职员
有关学校
有关活动
学校资讯科技资源
新来港及非华语学童
优化学校投诉管理计划
< 返回
财务管理
有关财务管理
津贴资料
学校财务注意事项
< 返回
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资讯网站
法团校董会表格
法团校董会登记册
< 返回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优化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
学校自我评估
表现指标及自评工具
校外评核及其他视学
专业支援 / 网上资源
与业界的合作
通告及信函
各类报告
< 返回
校舍相关资料
校舍分配工作
新建校舍家具及设备一览表
校舍保养
< 返回
政策文件及报告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公共及行政相关
公用表格
招标公告
已批准订立的合约公告
申请成为教育局供应商
相关机构及计划
< 返回
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不包括工程服务)
招标公告(工程 / 顾问服务(工程相关))
< 返回
相关机构及计划
政府部门及教育相关机构
教育相关机构及基金
职业训练与相关机构
公开资料
联络我们
教育局热线及其他查询电话
教育局电话簿
区域教育服务处
一般查询
主要內容
< 回上页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内地考察——亲身体验国家发展的全方位教育之旅
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博士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内地考察是一个全方位体验式学习平台,配合公民科课程,让学生亲赴内地,感受国家发展的脉动。内地考察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参访交流的活动,更是集考察前的讨论研习、考察期间的探索体验,以至考察后的反思成长于一体的完整学习历程。我最近参与了公民科「珠海创新科技内地考察」,与宁波第二中学的师生共同体验一次别具意义的学习之旅。
考察前的准备与研习:充分准备,奠定基础
充足的事前准备是确保考察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教师在出发前,会参考教育局提供的行程和「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网上资源平台」上的相关资料,掌握各参访点的资讯,并配合公民科课程内容考虑行程细节。教师同时会指导学生研习与行程相关的背景资料,如珠海创新科技的现况和成就、内地乡镇发展的政策,以及国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所处的地位。这些考察前的研习有助学生初步连系行程内容与公民科课堂所学,思考实地考察的探索重点,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展开学习旅程。师生们的预备工作,不但为考察活动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亦促进公民科内地考察成为深度的体验学习。
考察期间的体验与探索:亲身体验,认识国家
实地亲身体验是考察活动的核心。珠海行程的其中一个参访点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该校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大学,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建筑设计充满学术气息,被誉为「亚洲最美山谷校园」。当天,我与宁波第二中学的师生出席该校一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讲座,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及应用范畴。学生在讲座后参与由内地专家设计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进行与创新科研有关的各项实验。相关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同时提升他们对人工智能和创新科技的兴趣。
珠海的行程还包括参观珠海太空中心、探访内地企业及考察乡镇发展。学生在珠海太空中心近距离观察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尖端科技;又在参访内地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内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创新模式;乡镇发展的考察活动则让他们亲身见证国家的高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成果。这一系列丰富多元的考察行程与公民科课程内容紧密相连,通过实地体验和观察,有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国家的发展和成就,并启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和想像。
考察后的反思与成长:深化所学,展望未来
公民科内地考察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深化学生认识国家的起点。学生回港后,学校会组织考察后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整理考察所得,并将当中的见闻体验与公民科的课堂学习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讨论、反思和进行专题研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社会变革等不同范畴的理解,例如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未来生活,或是农业科技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
教育局一直致力推动内地考察活动的发展,近日成立了专责小组,进一步完善内地考察的各项安排,期望未来让更多学生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成就,提升国民身分认同。每次考察既是一趟增进知识的旅程,也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宝贵机会——从前期的研习讨论,到实地考察期间的探索体验,再到考察后的反思与深化学习,彼此环环相扣,形成完整而有意义的学习历程。我衷心希望内地考察在未来能惠及更多学生,让他们在知识与体验的积累中茁壮成长,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启迪智慧,日后为国家和香港作出贡献。
我最近参与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珠海创新科技内地考察」,与宁波第二中学的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出席一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讲座。
我与宁波第二中学的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参与由内地专家设计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进行与创新科研有关的各项实验。
我与宁波第二中学的师生听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员介绍国家应用科技的发展。
我与宁波第二中学的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饭堂共进午餐,一同体验内地学生的日常生活。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