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今日(七月九日)立法会会议上,司徒华议员的提问及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教授的答复:
问题:
行政长官在2000年的施政报告定下目标,在10年内让香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在上述的10年,预计每年获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或以自负盈亏形式开办的专上教育课程学额有多少,两者各占全部有关学额的变幅及学生报读这些课程的情况;亦请告知同时期涉及的政府资助金额的变幅情况;
(二)获得「专上教育机构开办课程贷款基金」提供款项的办学团体名称、各团体在每项贷款申请所要求及获批的款额、涉及的课程、按教育程度划分的课程数目,以及预计和最终提供的学额;及
(三)鉴于除了当局指明的3类课程之外,其他副学位课程会走向自负盈亏,当局就这个转变对学生的负担能力、课程的质素,以及大学(包括持续进修学院和开办校外课程的学院)与非大学办学团体在市场的竞争情况所进行的评估的结果是什么?
答复:
主席女士:
(一)在2001/02,2002/03及2003/04学年,本地的专上课程学额分别有31064,33348及37848个,当中属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的课程比例占五成半至六成八不等。而属自负盈亏课程的约占二成二到三成二不等。详情见附件一(pdf格式)。
未来数年,教资会将继续根据各院校的教务发展计划,按照三年期拨款机制资助各项课程。具体的数字虽未定出,但按高等教育检讨的建议,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我们会增加大学二、三年级的学额,亦会逐步撤销对部分副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的资助(受影响课程的数目列于附件二)(pdf格式)。至于自负盈亏的课程,学额的供求基本上是市场主导,由各院校自行决定。但观乎过去几年间,我们在推动专上教育方面进展良好,适龄学生的专上教育普及率已由2000/01的约百分之三十三增加至2003/04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五,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专上学额亦可以配合这个趋势稳步增长。
根据大学联合招生办事处的资料,在2001/02学年及2002/03学年,该处分别处理了34724及35199宗入读教资会资助课程的申请。至于以自资模式开办的专上课程,按照各院校所提供的资料,在2001/02学年它们合共收到17247份申请,而2002/03学年则为21077份。
资助金额方面,教资会是以整笔补助金形式为院校提供资助,各院校有权自行决定如何运用该笔补助金。根据院校所提交的实际开支申报表,于2001/02学年,分别有约14.5及83.8亿元的资助用于提供副学位及学位课程。我们目前仍未有2002/03学年或以后的资料。
自负盈亏课程主要依靠学费收入,但政府也同时投入不少资源,为学生及办学团体提供各类资助,包括给予学生(没有预设名额)的助学金和贷款,以象征式地价批地予办学机构兴建校舍,并向它们提供总承担额达到50亿3千万元的开办课程免息贷款和学术评审资助。过去两个学年,政府已批出约29亿元的资助,详见附件三(pdf格式)。未来,政府更会将逐步撤销资助副学位课程所省下来的大部分资源,用以改善为专上学生而设的资助计划。
(二)开办课程贷款计划自2001年设立以来,共为11所非牟利专上教育机构提供了近23亿元贷款以租用、购置或兴建校舍,进行装修工程及添置教学器材。关于给予各机构的贷款细节可参看附件四(pdf格式)。由于贷款所涉及的学额会在未来数年陆续提供,故暂时未有最终学额的数字。
(三)鉴于自负盈亏的专上教育界别不断扩展,当局认为有需要重新检视副学位课程的资助模式,从而腾出资源,让更多学生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政府资助。现时自负盈亏专上课程的学费约为30000至50000元,与公帑资助课程的学费相若,加上政府提供的学生资助,我认为副学位课程资助模式的转变不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负担能力。事实上,因改变副学位课程资助模式而节省的大部分资源,将投放于副学位学生身上,令他们得到更适切的学生资助。
至于课程的质素,各大学开办的课程,不论是由公帑资助还是自负盈亏,均须通过大学的内部质素保证机制。至于尚未拥有自我评审资格的院校,其开办的副学位课程亦须通过香港学术评审局的评审才会获得认可。
此外,由于检讨资助模式的目的是进一步理顺专上教育界别的运作,为自负盈亏课程的办学者提供更公平的办学环境,相信会有助促进各办学机构的公平竞争,以及提高课程的成本效益。
完
二○○三年七月九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