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页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钻禧校庆暨第五十六届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太平绅士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
钻禧校庆暨第五十六届毕业典礼
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太平绅士致辞全文
2024524日(星期五)

 

陈国超校监、各位校董、彭家强校长、各位嘉宾、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钻禧校庆暨第五十六届毕业典礼,和大家一起见证学校六十年来的办学成果,分享师生的喜悦,并且向毕业同学及家长送上最真摰的祝福。


2.   西方喜称六十年为「钻禧」,取钻石的坚硬、璀灿和珍贵之意;中国历法则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既是代表过去的成就,更有迎来新阶段的欣喜。过去六十年,学校经历不少变迁,学校原为妙法寺内明书院,于1962年在新界屯门蓝地办学,并于1963年成立中学部,其后于1992年迁至现址天水围天瑞邨的新校舍。2012年圆玄学院成为学校的办学团体,学校名称亦改为圆玄学院妙法寺陈吕重德纪念中学。虽然经历种种变迁,学校却始终如一,抱持「慈悲济世」的办学理念和初心,秉承「明道立德,慈悲喜舍」的校训精神,启发学生正知正见,成功创设感恩关爱的学习环境,让莘莘学子以知识贡献社会,以爱心推己及人,一代又一代培育爱国爱港的栋梁之才。


3.   钻禧校庆主题是「感恩承传,载梦启航」,其中「感恩承传」与教育局推行价值观教育着重的「感恩珍惜」互相配合。价值观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教育局一直鼓励业界通过各个学习领域,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以面对在成长阶段上种种的挑战。为协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强化人际关系和增强抗逆力,最近教育局推出「4Rs 精神健康约章」,鼓励学校通过四个促进精神健康的要素,即休息(Rest)、放松(Relaxation)、人际关系(Relationship)和抗逆力(Resilience),以达至促进学生精神健康的目标。


4.   我欣悉学校同样重视价值观教育,以全校协作模式关爱学生,致力培养学生的品格,精心筹划跨学科的多元化学习活动,以体验式的学习经历,让学生扩阔视野,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学校为各级学生举行了一系列「一日限定『吕』行团」的活动,包括探访劏房户、体验视障人士的生活和担任农场义工等,让学生通过体验与服务,学习「感恩」和「珍惜」,同时也认识社会,建立公民责任。此外,学校举办了「钻禧校庆学习交流之旅」,当中包括到访长洲和沙头角探索传统工艺;到南丫岛出海捕鱼,体验渔民生活等。学生从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香港的历史,欣赏祖辈的努力,以及「传承」宝贵的传统和文化。


5.   除了本地寻根之旅外,学校亦致力协助学生「传承」中国文化,以「有机结合」、「自然连系」的方式,在各科的课程设计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元素,鼓励学生参与「国家宪法日网上问答比赛」、「《宪法》和《基本法》全港校际问答比赛」等,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以及定期举办多元的境外交流活动,如安排学生到广州、北京等内地城市考察,让他们深入了解国情和国家的最新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国民身份的认同。


6.   提到「载梦启航」,学校的STEAM教育正激发学生追寻梦想的热情。我欣悉学校于多年前已创办「陈吕重德杯」,建立富创意的科技教育平台,鼓励学生结合机械、编程和人工智能等元素进行创作,启发他们的创意潜能。学生和中港澳地区的青少年更互相交流与学习,共同实验科技的梦想,一起「载梦启航」,向梦想进发。


7.   各位毕业的同学,毕业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一个阶段的终结,亦是一个新旅程的开始。希望大家谨记师长的教诲,怀着信心迈步向前。我在此勉励大家:第一,要感恩珍惜。感谢过去引导你们成长的师长及养育你们的父母、以及所有曾经支持和鼓励你们的同行者。第二,我鼓励大家不断增值,终身学习,自强不息,为自己、家人、学校、社会、香港、国家和世界并作出贡献。第三,我鼓励大家掌握人生中的变与不变。常言道:变幻原是永恒。我们不能够阻挡世界的变迁,但可以在变化和危机中找机遇,同时持守一些不变、历久常新的核心价值。第四,敢于追梦,让我们不断把梦想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愿你们日后常怀「感恩」之心,「承传」学校校训,满「载」希望,奋力追「梦」,在人生新一页昂首「启航」。


8.   最后,我再次感谢办学团体、学校管理层和老师们多年孜孜不倦、春风化雨,为兴学育才作出的贡献;祝愿学校在创校六十周年的基础上再创高峰,毕业同学鹏程万里,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