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切换分享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语言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搜索
菜单
主页
联繫我们
打印页面
切换分享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手机版语言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字型大小
搜索所有
标题关键字搜索字段
搜索标题关键字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关闭
打印页面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网站语言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字型大小
搜索所有
关键字搜索
搜索所有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搜索
移动关键字搜索
搜索移动关键字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关闭
打印页面
通过电子邮件
通过whatsapp
通过脸书
通过推特
通过link
language select
请选择
English
繁體中文
发邮件给我们
搜索所有
Mobile desktop keyword search field
search mobile desktop keyword
热门资讯:
家长讲座,
学校名单,
专上课程,
电子学习,
幼儿班收生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教育局资讯
-
欢迎辞
-
抱负与使命
-
我们的职责
-
组织架构
-
服务承诺
-
教育局招聘事宜
-
私隐政策及实务声明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政策大纲
-
学前教育
-
小学及中学教育
-
特殊教育
-
专上教育
-
教育改革大纲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
新闻公报
-
演辞及文稿
-
咨询文件
-
立法会事项
-
局中人语
-
政策正面睇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统计及刊物
-
统计资料
-
环保报告
-
研究报告摘要
-
刊物及影片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教育局资讯
-
政策大纲
-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
统计及刊物
-
表格及通告
-
年度整合开放数据计划(包含空间数据计划)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幼稚园教育
-
有关幼稚园教育
-
幼稚园教育概览
-
学券计划
-
幼稚园教育计划
-
幼稚园校本支援服务
-
质素保证架构
-
课程及学习资料
-
资源 > 经验分享
-
协调学前服务
-
免费幼稚园教育委员会报告
-
幼稚园幼儿班 (K1) 收生安排
-
幼稚园校舍分配工作
-
幼稚园学生缺课的通报机制
-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其他教育及训练
-
其他教育课程
-
提供非正规课程私立学校
-
资历架构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小学及中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小学及中学教育适用
-
学位分配
-
健康校园政策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专上教育
-
概览 - 专栏文章
-
政策目标
-
本地专上课程
-
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课程
-
政策文件
< 返回
目录 >
教育制度及政策
-
幼稚园教育
-
其他教育及训练
-
小学及中学教育
-
特殊教育
-
专上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最新专题
-
历史教育: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教师教学分享(新)
-
学与教资源表(新)
-
「我的行动承诺—感恩珍惜.积极乐观」(2022/23)
-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新)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课程范畴
-
资优教育
-
特殊教育需要
-
全方位学习
-
价值观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学习领域
-
概要
-
中国语文教育
-
英国语文教育
-
数学教育
-
科学教育
-
科技教育
-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
-
艺术教育
-
体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跨学科科目/范畴
-
小学常识科
-
应用学习
-
STEM 教育
-
从阅读中学习
-
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
-
小学人文科
-
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七个学习宗旨
-
小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
中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资源及支援
-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
「种籽」计画
-
与教育有关的版权事宜
-
教育多媒体(EMM)
-
教育局一站式学与教资源平台
-
拟定校历表指引
-
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计划
-
资源中心
-
学与教资源表(新)
-
学校图书馆服务
-
教科书资讯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最新专题
-
课程发展议会
-
学校课程持续更新
-
主要教育层面
-
课程范畴
-
学习领域
-
跨学科科目/范畴
-
七个学习宗旨
-
评估
-
资源及支援
-
校本支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学校资料
-
有关学校资料
-
与学校有关的费用和收费
-
学校学额空缺情况
-
学校资料搜寻及学校名单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支援及资助
-
校本课后学习及支援计划
-
制服团体及香港青年奖励计划推行的清贫学生队员资助计划
-
关爱基金援助项目
-
在校免费午膳
-
学生津贴
-
持有非本地学历人士进行学历评估资助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新来港儿童
-
教育及支援服务
-
全日制「启动课程」
-
新来港儿童入学安排
-
适应课程
-
学校资料
-
校本支援计划津贴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资讯科技教育
-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
家长易学站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家长相关
-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
家长电子专递
-
家长教育
-
家校合作
-
家长讲座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学校资料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学位分配系統
-
学位安排支援服务
-
特殊教育
-
支援及资助
-
安全事宜
-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
学生训育及辅导
-
新来港儿童
-
非华语学童
-
资讯科技教育
-
计划及设施
-
家长相关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
聘任事宜
-
教职员批假指引
-
公积金
-
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
-
代课教师
-
新聘任教师《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要求
-
资助学校薪金评估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
概览
-
最新消息
-
理念与指引
-
专题及服务
-
资源
-
讲座及工作坊讲义
-
相关网页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
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
-
优质教育基金网上资源中心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
教师专业操守指引
-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
教师阳光专线
-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
教师专业发展专责小组报告
-
学校危机处理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行政规则
-
资助则例
-
学校行政手册
-
资助学校一般行政事宜一览表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一般行政
-
有关教学事务
-
有关学校教职员
-
有关学校
-
有关活动
-
学校资讯科技资源
-
新来港及非华语学童
-
优化学校投诉管理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财务管理
-
有关财务管理
-
津贴资料
-
学校财务注意事项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校本管理
-
校本管理资讯网站
-
法团校董会表格
-
法团校董会登记册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
优化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
-
学校自我评估
-
表现指标及自评工具
-
校外评核及其他视学
-
专业支援 / 网上资源
-
与业界的合作
-
通告及信函
-
各类报告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校舍相关资料
-
校舍分配工作
-
新建校舍家具及设备一览表
-
校舍保养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行政规则
-
一般行政
-
财务管理
-
校本管理
-
校董会/法团校董会服务合约
-
学校注册
-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
校舍相关资料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资料收集行事历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不包括工程服务)
-
招标公告(工程 / 顾问服务(工程相关))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相关机构及计划
-
政府部门及教育相关机构
-
教育相关机构及基金
-
职业训练与相关机构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公用表格
-
招标公告
-
已批准订立的合约公告
-
申请成为教育局供应商
-
相关机构及计划
< 返回
目录 >
联络我们
-
教育局热线及其他查询电话
-
教育局电话簿
-
区域教育服务处
-
一般查询
最新消息
有关教育局
新闻公报
教育制度及政策
课程发展及支援
学生及家长相关
教师相关
学校行政及管理
公共及行政相关
公开资料
联络我们
打印页面
发邮件给我们
最新消息
有关教育局
教育局资讯
政策大纲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统计及刊物
表格及通告
年度整合开放数据计划(包含空间数据计划)
< 返回
教育局资讯
欢迎辞
抱负与使命
我们的职责
组织架构
服务承诺
教育局招聘事宜
私隐政策及实务声明
< 返回
政策大纲
学前教育
小学及中学教育
特殊教育
专上教育
教育改革大纲
< 返回
新闻公报 / 立法会事项 / 其他资讯
新闻公报
演辞及文稿
咨询文件
立法会事项
局中人语
政策正面睇
< 返回
统计及刊物
统计资料
环保报告
研究报告摘要
刊物及影片
< 返回
表格及通告
表格
通告
新闻公报
教育制度及政策
幼稚园教育
其他教育及训练
小学及中学教育
特殊教育
专上教育
< 返回
幼稚园教育
有关幼稚园教育
幼稚园教育概览
学券计划
幼稚园教育计划
幼稚园校本支援服务
质素保证架构
课程及学习资料
资源 > 经验分享
协调学前服务
免费幼稚园教育委员会报告
幼稚园幼儿班 (K1) 收生安排
幼稚园校舍分配工作
幼稚园学生缺课的通报机制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 返回
其他教育及训练
其他教育课程
提供非正规课程私立学校
资历架构
< 返回
小学及中学教育
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小学及中学教育适用
学位分配
健康校园政策
< 返回
专上教育
概览 - 专栏文章
政策目标
本地专上课程
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课程
政策文件
课程发展及支援
最新专题
课程发展议会
学校课程持续更新
主要教育层面
课程范畴
学习领域
跨学科科目/范畴
七个学习宗旨
评估
资源及支援
校本支援服务
< 返回
最新专题
历史教育: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教师教学分享(新)
学与教资源表(新)
「我的行动承诺—感恩珍惜.积极乐观」(2022/23)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新)
< 返回
主要教育层面
幼稚园教育
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 返回
课程范畴
资优教育
特殊教育需要
全方位学习
价值观教育
< 返回
学习领域
概要
中国语文教育
英国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
科学教育
科技教育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
艺术教育
体育
< 返回
跨学科科目/范畴
小学常识科
应用学习
STEM 教育
从阅读中学习
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
小学人文科
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 返回
七个学习宗旨
小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中学教育的七个学习宗旨
< 返回
评估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资源及支援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种籽」计画
与教育有关的版权事宜
教育多媒体(EMM)
教育局一站式学与教资源平台
拟定校历表指引
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计划
资源中心
学与教资源表(新)
学校图书馆服务
教科书资讯
学生及家长相关
学校资料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学位分配系統
学位安排支援服务
特殊教育
支援及资助
安全事宜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学生训育及辅导
新来港儿童
非华语学童
资讯科技教育
计划及设施
家长相关
< 返回
学校资料
有关学校资料
与学校有关的费用和收费
学校学额空缺情况
学校资料搜寻及学校名单
< 返回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生涯规划教育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支援及资助
校本课后学习及支援计划
制服团体及香港青年奖励计划推行的清贫学生队员资助计划
关爱基金援助项目
在校免费午膳
学生津贴
持有非本地学历人士进行学历评估资助
< 返回
安全事宜
学生安全
校巴服务
< 返回
新来港儿童
教育及支援服务
全日制「启动课程」
新来港儿童入学安排
适应课程
学校资料
校本支援计划津贴
< 返回
非华语学童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最新资讯
概览
< 返回
资讯科技教育
运用电子学习模式支援学生在家学习
家长易学站
< 返回
计划及设施
计划
设施
< 返回
家长相关
幼稚园阶段家长教育资讯
家长电子专递
家长教育
家校合作
家长讲座
教师相关
资格、培训与发展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教师专业操守指引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教师阳光专线
防止学生自杀及关注学生精神健康
教师专业发展专责小组报告
学校危机处理
< 返回
资格、培训与发展
资格
培训
发展
< 返回
教师聘任及相关事宜
聘任事宜
教职员批假指引
公积金
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
代课教师
新聘任教师《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要求
资助学校薪金评估
< 返回
学生训育及辅导服务
概览
最新消息
理念与指引
专题及服务
资源
讲座及工作坊讲义
相关网页
< 返回
资源中心及图书馆
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
优质教育基金网上资源中心
学校行政及管理
行政规则
一般行政
财务管理
校本管理
校董会/法团校董会服务合约
学校注册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校舍相关资料
政策文件及报告
资料收集行事历
< 返回
行政规则
资助则例
学校行政手册
资助学校一般行政事宜一览表
< 返回
一般行政
有关教学事务
有关学校教职员
有关学校
有关活动
学校资讯科技资源
新来港及非华语学童
优化学校投诉管理计划
< 返回
财务管理
有关财务管理
津贴资料
学校财务注意事项
< 返回
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资讯网站
法团校董会表格
法团校董会登记册
< 返回
学校教育质素保证
优化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
学校自我评估
表现指标及自评工具
校外评核及其他视学
专业支援 / 网上资源
与业界的合作
通告及信函
各类报告
< 返回
校舍相关资料
校舍分配工作
新建校舍家具及设备一览表
校舍保养
< 返回
政策文件及报告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公共及行政相关
公用表格
招标公告
已批准订立的合约公告
申请成为教育局供应商
相关机构及计划
< 返回
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不包括工程服务)
招标公告(工程 / 顾问服务(工程相关))
< 返回
相关机构及计划
政府部门及教育相关机构
教育相关机构及基金
职业训练与相关机构
公开资料
联络我们
教育局热线及其他查询电话
教育局电话簿
区域教育服务处
一般查询
主要內容
申请校本支援服务常见问题
1.
参与校本支援服务的学校应履行甚么责任?
参与学校应抱持专业、开放、积极的态度参与校本支援服务,并以发展和优化学校课程和提升课程领导能力为目标,着力加强不同学习领域/科目与课程倡议的扣连,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参与学校除了接受到校的支援服务,亦应积极参与跨校学习社群活动,透过不同渠道,例如:讲座、工作坊、专题分享会等,分享实践经验和探究有效策略,共同建构跨校专业交流的平台,并与其他非参与计划学校分享,推广支援协作成果,惠及更多幼稚园及学校。
2.
如何获得个别校本支援服务的计划详情?
学校可浏览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务」网站(
www.edb.gov.hk/sbss
),选择「幼稚园、小学、中学及特殊学校支援服务介绍」,即可获得各项校本支援服务的详情。
3.
如何申请校本支援服务?
学校可于申请期内,透过教育局「电子化服务入门网站」 (e-Services)的校长户口、学校行政主户 (MSA) 户口、「统一登入系统」学校行政的户口,以及获委派相关工作的学校用户代表的户口,登入教育局「
统一登入系统
」,进入「校本支援服务网上申请系统」,以申请校本支援服务。详情亦可浏览校本支援服务网页的「
网上申请系统(影片示范)
」和「
网上申请系统用户指南
」。
4.
为何我登入教育局「统一登入系统」后,无法申请校本支援服务?
只有教育局「电子化服务入门网站」 (e-Services) 的校长户口、学校行政主户 (MSA) 户口、「统一登入系统」学校行政的户口,以及获委派相关工作的学校用户代表的户口,才可以处理校本支援服务的申请事宜。
5.
如何授权及委派工作项目予学校用户代表,处理有关申请校本支援服务的事宜?
学校可登入校长户口、学校行政主户(MSA)户口及「统一登入系统」学校行政的户口,点击右上方的图示
,并从选单中选取「委派工作」,以授权及委派工作项目予学校用户代表。详情可参阅
「统一登入系统(用户手册)」(7 校长/学校行政主户/「统一登入系统」学校行政户口功能 > 7.1 委派工作)
。
6.
为何在功能选单无法找到「委派工作」选项?
「委派工作」选项只供校长户口、学校行政主户(MSA)户口及「统一登入系统」学校行政的户口使用。
7.
如忘记了「统一登入系统」的相关用户名称或密码,该如何处理?
请于登入页面,按
连结,以重获相关用户名称或密码。详情可参阅
「统一登入系统(用户手册)」(6 用户功能 > 6.3 忘记用户名称/密码)
。
8.
如何取消或更改已提交的校本支援服务申请?
获学校授权及委派工作项目的学校用户代表可在申请截止日期前,进入「校本支援服务网上申请系统」,透过
功能,取消或更改已提交的校本支援服务申请。
9.
如何得知校本支援服务网上申请的结果?
学校可透过教育局「电子化服务入门网站」 (e-Services)的校长户口、学校行政主户 (MSA) 户口、「统一登入系统」学校行政的户口,以及获委派相关工作的学校用户代表的户口,登入教育局「
统一登入系统
」,进入「校本支援服务网上申请系统」,查看校本支援服务的申请结果(「查询/下载」>「检视SBSS分配结果(学校)」)。
10.
学校已获分配校本支援服务,是否有相关人员通知学校有关第一次会议的安排?
相关校本支援计划的统筹机构会适时联络参与学校。如学校希望及早得知相关安排,可浏览教育局
「校本支援服务」网站
,选择「幼稚园、小学、中学及特殊学校支援服务介绍」,获得该项校本支援服务的详情,或致电计划联络人以了解相关的会议安排。
11.
为甚么学校未能成功申请(某项)校本支援服务?
教育局一向致力为学校(包括幼稚园)提供到位及配合需要的支援服务,推动学校课程发展;并采用一套严谨机制,因应学校不同情况分配校本支援服务,包括:学校的意愿、需要,及其过往参与相关支援服务的次数,务求让最有需要的学校获取最合适的支援服务。惟因资源有限,而学校对个别支援服务需求甚为殷切,部分学校因而未能获分配个别校本支援服务。
12.
学校如何得悉校本支援服务的最新申请状况?
学校负责人可透过登入教育局「统一登入系统」,进入「校本支援服务网上申请系统」,查看有关校本支援服务的最新申请状况(「查询/下载」>「检视SBSS分配结果(学校)」)。如有关校本支援服务的申请状况有更新,系统亦会以电邮提示负责人登入系统查阅。
13.
学校可否退出已成功申请的校本支援服务?
学校申请退出已获分配的校本支援服务前,应先与支援团队充分沟通,尝试寻求其他解决方案。如学校最终仍希望退出个别校本支援服务,须以书面形式向教育局校本专业支援组总课程发展主任递交退出申请,在信中列明支援服务计划名称和退出原因,并由校长签署及盖上学校印章,邮寄至校本专业支援组(邮寄地址:新界上水龙琛路39号上水广场18楼)总课程发展主任收。有关学校的退出记录将被保存,作为日后分配校本支援服务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