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各研究名称以观看有关研究的撮要 / 摘要
(个别研究的撮要 / 摘要只提供英文版本;第 1, 3, 7 项研究并无撮要 / 摘要提供)
研究名称 | 研究目的/设计 | 要点/建议 |
---|---|---|
1. 香港中学使用语言研究 (教育署,1982) | 向校长、科主任及教师发放问卷,以了解教师及学生在课堂内及课堂外的学校活动使用口语的情况。 | - 教师及学生在英文科以外的所有课堂均使用大量的粤语 - 高年级较少使用粤语 - 不少教师认为采用粤语教学有助促进学生学习 |
2. 研究本港英文中学各种授课语言方式(讲和写)对中三学生学习的效用 (教育署及香港大学,1985) | 10所中学共1296名中三学生参与是项研究。他们透过录像(共有英语、粤语及双语3个语言版本)或印备的教材(共有纯英语、 英语附中文词汇、双语、中文附英文词汇及纯中文5个文字版本)学习。 学生课后接受以中文及英文进行的测试。此研究同时测试学生的英语水平。 | - 30-40%具高语文能力的学生同时于中、英文测试中表现良好 - 约 30%的学生在以英文测试时能有良好 表现,另外约 30%的学生作答时有重大困难,其余学生则介乎两者之间 - 有重大困难的 30%学生希望完全以中文学习,并确证此举有效 |
3. 教学语言对香港中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进度的影响 (教育署及香港大学,1985) | 试验以母语或英语教授中二历史及科学科。 从中二级的历史及科学科中选取一些课题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教学。在29所中学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向不同学习能力组别的学生授课。 | - 学生能否以英语学习主要受他们的英语能力影响 - 即使学习时辅以中文讲解,约 70%的学生在以英语学习及以英语进行测验时明显出现困难 - 对于英语能力最好的 30%学生来说,若语文成分较重的科目以英文讲解和进行测验,同样不利他们 - 学生的英语能力与他们的中文能力,有很大的关连 |
4. 在英文中学初中班级采用不同教学语言安排的研究 (教育署,1985) | 对 15 所英文中学,共7500 名中一至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期间,学生接受了2-3 次的英文、中文、数学及历史科的测验以评估他们的学科表现。研究人员并就课堂采用的语言进行问卷调查。 | - 教师以粤语授课的情况较以往为多 - 英文能力较低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英语讲解和英文课本内容 - 英文能力较低的学生成绩较差 - 来自英文小学的学生为英语能力最佳的一群学生 |
5. 英文中学和中文中学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比较 (教育署,1985) | 在 1983-85 年期间,三批各约1400 名、来自中一至中三的学生,分三次接受语文能力和数学、科学及历史三个科目的测试。 | - 学生能力、家庭背景和教师资历若相同,对照之下,英文中学的学生在英文科的表现较佳 - 中文中学的学生在中文及历史科的表现较佳 - 学生在数学及科学科的表现差距并无特定规律 |
6. 从学生就读中一时的基本语文能力与其在香港中学会考成绩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语言分组授课进行的研究 (教育署,1992) | 运用追本溯源的方法,追踪一批在1985 年就读小六而在1990 年参加香港中学会考的中五学生,引证他们的小六语文能力与香港中学会考表现的关系。 | - 学生在香港中学会考的成绩,与他们在升中派位时经调整的中、英文两科的成绩有明显关连 - 以英文或中文作准则来追踪学生的香港中学会考成功率,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别 - 就读于以全英语授课的英文中学而在香港中学会考取得较高成功率的学生,其升中时的英文和中文能力大都在第 60个百分位数或以上 |
7. 全用母语授课与分科用英语或母语授课的学校 - 两类学生中学会考成绩的比较 (教育署,1994) | 本研究探讨使用不同教学语言中学的学生的香港中学会考成绩差异,特别是比较全用母语教授所有科目与分科用英语或母语授课的学校的学生成绩。本研究按以母语授课教节数目与所有教节数目的比率(C/T比率)来分别两类学校。 | - 全用母语授课学校的学生整体的原始分,较分科用英语或母语授课学校的学生高 - 全用母语授课学校的学生整体平均表现较佳,其中中国语文、英国语文(课程乙) 及语文成分较重的科目(例如地理、历 史、经济)尤为明显 - 这两类学校的学生的理科成绩没有明显差异 - 以单一语言授课学校的学生的香港中学会考成功率,较中英并用授课的学生高 |
8. 中学改用教学语言的研究 (教育署,1994) | 是项研究旨在调查转用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何影响,并研究以中文教学学校的学生学习过程及有关的可变因素,同时找出学生表现与学校语言环境的关系约 4500 名于 1988/89 学年就读中一的学生参与研究,他们来自 11 所逾半数科目已转用母语教学的英文中学。 | - 在语文成分较重的科目如历史、地理及科学科中,中文中学学生的表现较英文中学的学生为佳 - 英语能力低的学生不应在以英语为主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否则,他们会缺少动机或使用无实效的学习策略如死记硬背等方式去应付中学课程,此情况在语文 成分较重的科目尤为明显 - 学校应采用单一种语言作课堂教学 |
9. 教学语言评估分组研究:1994/95 至 1998/99 学年 (教育署,2000) | 追踪来自56所学校11,000名学生由中一至中五的学习表现。参与研究的学校分为以英语授课、混合(即分科以英语或中文)授课和母语授课的组别本研究目的为评估不同的教学语言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在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中一至中三学生需接受中、英、数、科学、地理及历史科的标准化测验。在中五时,学生在香港中学会考获取的细分等级则为量度学习成果的主要准则本研究亦使用问卷以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个人观感。 | - 在中一至中三程度,接受分科中英教学的学生在所有六个科目取得的平均分,与其他教学语言组别的学生比较,很多时候都是最低 - 按科目使用英文或中文授课并非学校理想的教学语言选择 - 没有证据显示,入读以英语授课学校能令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 - 母语教学有助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中大部分学科得到增值,此情况于科学及社会等学科目尤为明显 |
10. 推行中学教学语言指引之评鉴研究 (1999 - 2002) (香港中文大学,2004) | (请参阅已上载的摘要) | |
11. 中学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有效方法的研究 (香港大学,2004) | (请参阅已上载的摘要) | |
12. 为英中发展帮助中一学生适应英语教学的支持措施 (香港中文大学,2004) | (请参阅已上载的撮要) | |
13. 有关试行英语增润课程的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学院,2005) | (请参阅已上载的撮要) | |
14. 推行中学教学语言指引之延续评鉴研究 (2002 - 2004) (香港中文大学,2006) | (请参阅已上载的摘要) | |
15. 香港以母语授课学校进行英语延展教学活动的研究 (香港公开大学,2012) | (请参阅已上载的摘要) | |
16. 跨课程语言学习的研究 (香港大学,2021) | (请参阅已上载的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