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主要內容

家长电子专递

 

家长电子专递

 

教育局

2019年7月26日

 

本期焦点

  • 回首通识教育科十年

 

回首通识教育科十年

 

刘尚威教师

 

高中通识教育科自2009年开始实施,至今十年,期间常常受部分社会人士批评,指其过于政治化,甚至有意见认为近年年青人参与社会运动,而且行为日趋激进,皆源于通识教育科。我以往主要教授文史科目,至十年前高中通识教育科出现,就开始「转型」。十年回首,对通识教育科的学与教有切身体会;际此课程专责小组发出谘询文件本整体检讨中小学课程,故提出一些看法予大家参考。

 

犹记得当年向学生介绍通识教育科,会先行讲述科目中的三项元素:「ASK」,分别代表态度(Attitude)、技能(Skill)及知识(Knowledge)。现在就以十年切身体会审视一下通识教育科的「ASK」。

 

先就知识层面而言,通识教育科课程内的六个单元,涉及自身、社会、国家、人类世界及物质环境等众多方面的议题,藉此帮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不同的境况及其多元化的特质。由此而言,通识教育科课程的知识层面,固然包含了政治议题,但其所占比例实在不多;若谓课程内容针对政府的不足之处而向学生「洗脑」,肯定是一叶蔽目,以偏概全,没有充分掌握整套课程的理念。就我多年所见,学生修习通识教育科能令他们更关注中外时事和社会发展趋势,大大增长知识。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亦有可再优化的余地,例如可考虑更清晰地界定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议题范围,以及厘清需要考核的知识和概念。此举可令学与教更为聚焦,亦有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而作有意义讨论和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就技能层面而言,学生在通识教育科课堂需要学习分析不同类型的资料,而最常见的为诠释图片,以及解读以不同形式呈现的统计数据。至于更进一步的高阶能力,则包括掌握相关概念、有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善用不同讯息与观点,以及有效综合与论证,从而培养个人具备理性、客观的明辨性思考能力。因此,通识教育科课堂一直强调多角度思考,务求全面理解议题的来龙去脉;而所研习的材料,或出自政府文告,或来自不同非政府组织,即使利用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亦会兼采百家,令学生掌握不同观点与立场。通识教育科从来就不主张偏激的立场,具专业能力和操守的教师,都不会也不应以自己的政治取态影响学生,如有这些情况出现,我相信教育局必定秉公严肃处理。

 

就态度而言,通识教育科希望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主要以六大单元的课程内容为载体,包括:自尊、自律、尊重、责任感、性别平等、尊重法治、人权与责任、民主、正义、归属感、尊重多元化、爱国心、道德考虑、人类整体福祉等,以上各项全属正面、积极,又如何会「教坏学生」呢?另一方面,我赞同课程检讨专责小组在谘询文件内提及需要培养学生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并建议教师在课堂学习以外,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式学习。通识教育科既是核心科目之一,当然需要担当重要角色。按我过往经验,在课后安排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区考察活动,以及带领学生前往内地和外国参与体验式学习活动,不仅可充实于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对于培养他们的待人接物态度和建立正面的价值观,亦有重大作用,值得同工在这方面多作构思和尝试。

 

从以往身为文史科目的教师,到今天转教通识教育科,我仍会把握机会向学生强调探讨议题时,除了应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角度外,纵向的历史角度亦不可忽视,因为历史科所强调的鉴古知今,在通识教育科仍然适用。另一方面,为了备课需要,我现时的阅读方向较以前更加广泛,视野亦因而开阔,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并没有因为任教通识教育科而变得政治化。如今藉着专责小组课程检讨的良机,正好让社会大众认真看清通识教育科的面貌,继而集思广益,踊跃回应谘询文件的建议,造福学子。